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市公開征求民意 對政府管理有重要意義

  • 發(fā)布時間:2014-09-15 10:2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yè)文

  北京市開征民意,就政府明年在醫(yī)療、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辦哪些實事聽取市民意見。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真心聽民意,才能得民心。

  近年來,“民意”一詞成了各大媒體上的高頻詞。各級政府在重大決策上也越來越注重通過各種方式征集民意,傾聽民眾聲音。北京“治堵新政”、“停車費新政”以及衛(wèi)生部征集是否在面粉中取消使用增白劑等,都曾引發(fā)公眾熱議。

  今年也不例外,北京市政府最新發(fā)布通知,將向廣大群眾征集2015年為群眾擬辦重要民生實事,包括醫(yī)療、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一直到本月27號,北京市民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參與,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征求民意,為群眾辦實事,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重要一步,老百姓拍手稱贊。然而事實上,各地政府征求民意的過程卻不太順利。拿廣州為例,上個月6號,廣州市發(fā)改委在市政府網站向公眾征集明年的民生實事,征集時間20天,最終征集到的意見只有15條。而據媒體發(fā)起的問卷調查顯示,有九成的網友根本不知道民生實事是什么。

  在我們看來,從中央到地方,對創(chuàng)新立法機制的嘗試不少,征集民意可以

  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嘗試。然而如何建立政府和群眾之間的溝通機制,如何讓民意真正成為決策,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真心聽民意,才能得民心。

  從1986年至今,北京市政府每年都會投入資金為市民辦實事,投入的資金近千億,為市民辦的實事達到1200件,有效解決了一批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就在兩個月前,北京市剛剛就公交票價調整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集到的意見不下5000條。可見,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群眾還是會積極參與,這樣做可以讓決策少走彎路,也讓改革更接地氣、更順民意。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行政學研究室研究員贠杰認為,這對政府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贠杰:我覺得它對政府管理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政府管理對社會和公眾的回應性,這是民主和民生問題的互動一種很好的實踐方式,對于促進我們國家的民主建設也有很積極的意義。

  贠杰還提出,公眾的意見是千差萬別的,而政府需要很好的吸納和整合這些意見,這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贠杰:政府應該很好的整合和吸納公眾的意見,這實際上是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是相互促進的,并不矛盾。同時在整合和吸納公眾意見的時候,應該更多的考慮絕大多數公眾的意見,我們知道公眾的意見也是千差萬別的,這中間需要一個整合的過程,但整合的過程就應該更多的反映主流民意的意見,然后把這些意見落實到政府的規(guī)劃方面,我覺得是有很多工作可做的。

  征求民意的效果究竟如何,這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政府征求民意肯定是好事,但是據廣州的例子,盡管征求民意的期限是20多天,但最后征求到的意見只有15條,這說明什么問題?另外據調查,很多市民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民生實事。是宣傳力度不夠,還是征求民意的渠道不夠暢通,或者征求民意太過籠統(tǒng),不夠具體。問題出在哪兒?

  劉瑞:這說明好的動靜不一定獲得好的效果,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像這種情況,我想有這么幾個因素。一是政府傳播意見的渠道還比較窄,它應該充分動用各種現代媒體來傳播政府征求民意的意見。第二,這個問題本身它牽涉到什么樣的利益群體,一般利益相關者高度關注跟他利益相關的話題,但是如果跟他的相關度不大,他可能就很漠然,所以要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針對性。第三,也要考慮民意是分散的,需要通過一些整合,整合的有效方式就是民意代表組織。

  經濟之聲:我們也注意到,有市民也提出了一些質疑,即使征求了民意,真的能聽群眾的嗎?哪些意見被采納,哪些意見又被拒絕,原因是什么?政府是否應該建立一些反饋機制呢?

  劉瑞:首先要肯定政府采取了主動征求民意這種方式,這是一個很大的改進。但其次也不要把征求意見一定會滿足個人要求的就劃等號,因為民意它還是一個征求意見過程,另外有小部分人的意見和大部分人意見的區(qū)別,因此你表達你的想法,這是你的權利,但是你的想法一定被政府采納,那還得要看其他方面的考慮。所以首先是參與,參與很重要,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再凝聚大家的意見,這樣才是一個比較有序的民主決策的過程。

  經濟之聲:還有觀點說,現在征求意見感覺像開價格的聽證一樣,作主的永遠是有關部門而不是群眾。怎么來看待這樣的觀點?

  劉瑞:聽證會我也注意了,聽證會因為它的場地有限,所以去的人一定是有限的,所以不妨把時間延長一點,把場次增加一點,代表性的人物多選一選,但是總是有限的。但是這經歷了幾輪以后,我也發(fā)現其實通過改進以后也能夠產生效果,就是說它不是純粹作秀,真的是認真聽大家各方面意見,然后不斷的反復論證。我覺得最早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民意決策,就是關于個稅起征點,最初提出的一個方案,到網上征求意見的時候,全國方方面面的意見幾萬條,最后采取了一個折中辦法,把大家的意見適當的接受了,所以這個反映非常好。這也說明了民主決策、征求意見是一個反復過程,不是一次,而是經過了無數次重復性的交流,最后接近一個大家認可的結果。

  經濟之聲:也就是說這個方式在多年的演繹進程中還是有很大效果,很大進步的。但是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我們看到很多政府也比較棘手,百姓反映也比較強烈,比如說汽車搖號,很多百姓想要買車改善自己生活希望能解除搖號,但是北京的擁堵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又讓政府難辦,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應該怎么解決?

  劉瑞:搖號這個問題是不得已而為之,前提是北京人口膨脹、交通擁堵這個客觀事實造成的,所以采取這種被迫的有選擇的發(fā)號,有選擇的駕車,這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我想隨著將來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的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網的合理化,這個問題會逐步解決。我覺得可能把搖號的概率稍微放大一點,然后鼓勵大家去做公交,短途行車盡量避免采用私人汽車的代步工具,通過方方面面來緩解目前的壓力,僅僅通過搖號的方式是難以奏效的,所以搖號是一個過度的辦法。

  經濟之聲:對于目前我們的政府征求民意,然后吸納民意,然后做出相應的決策,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您還有哪些建議嗎?或者哪些點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

  劉瑞:我覺得政府把決策信息擴散,這是一個進步?,F在考慮就是讓更多人知曉政府的想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所以工作應該做細一點。第一,不妨把這些工作做社區(qū)一級,通過基層政府的主體機構來傳播政府的信息。第二,現在網上很發(fā)達,微信很發(fā)達,很多信息通過手機,通過微信等可以直接發(fā)到每個人的手里,這個也是一種工作上的改進。這樣一來,政府的承諾會加大,征求信息的過程會增加搜集信息的成本,但是這是必須付出的。只有這樣的一種改進,才能夠建立起一個親民政府,一個服務于人民的好政府。

  【其他觀點】

  山西大學教授、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副院長容和平認為,民意的公開表達、真實表達必須得到實現。之后,政府參考民意的操作規(guī)程需要公開透明,民意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孟慶國表示,公共政策與公眾利益相關,制定政策前征求民意應是最基本的步驟。我國政府正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政策制定開始由政府決策轉向公共決策,征求民意體現了政府的公共性。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說,一些城市的規(guī)劃和重大公共建筑的立項,幾乎沒有公開征求過民意?,F在民意征求處于起步階段,還不夠規(guī)范。建議今后在法律法規(guī)制定和修改時,應對如何征求民意予以明確規(guī)定和細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