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私募基金堪憂 近兩成產品仍有清盤風險
- 發(fā)布時間:2016-03-07 08: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近3年來,私募基金的清盤數量基本保持在每年500只左右。據格上理財統計,1月共有259只陽光私募基金清盤,幾乎為去年同期清盤數量的4倍,僅次于去年十二月份的305只。
即使3月以來A股走出了一波反彈,但對于部分之前虧損嚴重的私募產品,清盤魔咒還在時時回響。據統計,目前仍有大量私募產品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其中不乏一些去年的“明星產品”。做好風控依然是很多私募當前乃至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第一要務。
根據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統計,凈值更新至2月29號的1671只股票型私募產品中,有165只產品凈值位于0.7~0.8元間,占比將近10%。其中知名私募如星石、鼎薩、尚雅、淡水泉、清水源等也在其中。這些產品多是在去年4、5月份高位發(fā)行,在市場的跌宕起伏中艱難行走。另外,還有212只產品凈值處于0.7元以下,最低的甚至被打了三折。私募基金產品的清盤線通常設置在0.7元~0.8元之間,根據這個數字測算,目前,仍有約兩成的私募產品處于紅線以內。
近3年來,私募基金的清盤數量基本保持在每年500只左右。但這一平靜的湖面,自去年股災以來,多次被A股的大風大浪掀翻。據格上理財統計,2015年證券類私募基金共發(fā)行10925只,清盤數達1686只,清盤比例達到15.43%,而其中提前清盤的基金又占到占清盤基金總量的43%。
從今年來看,“黑1月”又有大量私募產品清盤。據格上理財統計,1月共有259只陽光私募基金清盤,幾乎為去年同期清盤數量的4倍,僅次于去年12月份的305只。
據市場人士分析,私募清盤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私募基金備案制實施后,私募產品呈現井噴式增長。就發(fā)行情況而言,2014年12月份也是2014年牛市中單月發(fā)行量的最高點。這部分產品本就高位發(fā)行,在產品到期之后難免遭受集中清盤。另外,去年8月和今年1月市場都呈現斷崖式下跌,加之去年9月份,“去杠桿”進入高潮,大批量的高杠桿基金跌破清盤線只得被迫清盤?!笆袌稣{整如此迅雷不及掩耳,止損難度加大。”多位私募人士直呼傷不起。
目前,就記者了解,盡管行情有所轉暖,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仍然未敢加高倉位?!爸暗南碌呀浵牡袅颂嗲捌诜e累的盈利,目前還是謹慎為上,畢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鄙虾R患抑行退侥钾撠熑吮硎?。
對于久經沙場的大私募來說,出現產品清盤或只是發(fā)展之路中一個插曲,而對于一些新成立的小私募來說,清盤很可能意味著生死考驗。從歷史數據來看,牛市行情在助推私募發(fā)行的同時,也間接成為新一輪優(yōu)勝劣汰的開端。上海有一家2014年底成立的新私募,成立以后發(fā)行的產品幾乎都是生不逢時,幾輪股災下來之中始終掙扎在生死邊緣,今年1月份的極端行情終于把最后一根保險絲也熔斷。目前,工作人員基本都已離職,負責人成了光桿司令,關門似乎已是確定的結局。
根據格上理財統計,歷經2015年市場的火熱與巨幅波動后,陽光私募機構存活率僅為84.87%,拉長時間來看,運行滿3年的私募機構存活率更降至為69.60%。停止運作私募機構的平均存續(xù)期為5.8年,管理規(guī)模低于10億的機構占比高達92.74%。分析人士認為,倘若低迷行情進一步延續(xù),中小私募的抗風險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存活率或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