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通基金專戶爆倉:定增王虧掉投資者四成本金
- 發(fā)布時間:2015-04-27 09:06:13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責任編輯:田燕
與長安銀閏鋮功5號如出一轍,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專戶產(chǎn)品財通基金—銀閏鋮功1號(下稱“財通—銀閏鋮功1號”)在2014年10月遭遇了爆倉。日前,有投資者因與財通基金協(xié)商未果,已向上海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該案已于4月中旬開庭審理,最終結果出爐還尚需時日。
然而,財通—銀閏鋮功1號究竟是誰在操盤,為何會爆倉,以及財通基金在其中的角色,責任幾何,答案正在一步一步浮出水面。
誰在操盤?
與本案有關的一位投資者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稱,財通—銀閏鋮功1號清盤時凈值僅有0.6元左右,而合同約定凈值跌至0.72元時管理人負有及時止損義務;但財通基金方面回應稱,在凈值跌至0.72元時,管理人已做了平倉操作,但因沖擊成本的存在,最終的損失超越了28%。而記者致電財通基金市場部人士,得到的回應亦然如此。
究竟如何爆倉?《第一財經(jīng)日報》獨家獲得的一份鋪滿16頁A4紙的交易流水“還原”了這一過程,其覆蓋了2014年10月23、24、27日三個交易日的全部下單指令,包括開倉、撤單和平倉。23日,操盤手平掉了鐵礦石1501、棉花1501、甲醇1501、雞蛋1501、膠合板1501等多個期貨品種的頭寸,全面押注聚氯乙烯(PVC)1501合約。14點58分之后,又轉而大肆平倉,這一行為一直持續(xù)到10月27日。
這個操盤手是誰?這是本案的一大爭議,也關系著財通基金在這一資產(chǎn)管理計劃中扮演的角色,是實際操盤手還是收取通道費用的平臺公司。
上述投資者稱,實際操盤手是廣州銀閏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銀閏投資”)的核心人物——擁有董事長、基金經(jīng)理雙重身份的劉增鋮。公開資料顯示,劉增鋮是中國期貨界的風云人物,1992年進入期貨股票市場,2006年~2011年連續(xù)五年參加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均獲前十名。2013年劉增鋮管理的“鋮功程序化”收益率高達613.51%,創(chuàng)下一年超6倍的收益。
“投資者之所以選擇財通—銀閏鋮功1號,是沖著私募冠軍劉增鋮。合同中留的電話號碼不是財通基金,而是銀閏的,之前一直聯(lián)系的也是銀閏?!北景竿顿Y人律師上海仁科律師事務所張樹學稱,早在簽約之時,工作人員說是由劉增鋮親自操盤的,劉曾是期貨私募冠軍,有過一年6倍的卓越業(yè)績。
事后,來自網(wǎng)上的一封署名劉增鋮的公開致歉信與上述交易流水相符合。劉增鋮稱,PVC與油價聯(lián)動,鑒于隔夜國際油價大跌,23日決定全面做空PVC。但23日PVC走出了明顯的反彈行情,最終讓期貨冠軍遭遇了一次“滑鐵盧”。《第一財經(jīng)日報》致電銀閏投資總經(jīng)理向秀玲確認了信件出處的真實性。但對于誰是真正的操盤手,她始終未予回復。
財通基金的觀點與上述投資者截然相反。它稱,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投資經(jīng)理為甘甜和彭伊雯,銀閏投資僅是投資顧問。若依財通基金所言,那爆倉案的操盤手就是財通基金,即是財通基金旗下投資經(jīng)理對行情的誤判,造成了專戶爆倉,最終凈值僅剩0.6元左右。
究竟財通基金是通道還是實際操盤手,至今仍是謎,尚待司法部門裁定。然而,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財通—銀閏1號合同等規(guī)定,資產(chǎn)管理人不得委托第三人運作資產(chǎn)管理計劃財產(chǎn)。
還原爆倉經(jīng)過
與期貨私募冠軍有關的鋮功系列因折戟PVC,凈值出現(xiàn)了大幅回落。劉增鋮在致歉信中稱:“鋮功系列基金今年以來表現(xiàn)得不盡如人意以致清盤,讓各位投資者受到了巨大損失,我們感到萬分的歉意及穿心的難受,一夜之間銀閏投資也迎來一沉百踩處境?!?/p>
劉增鋮也細述了爆倉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他稱:“這半年來煤炭類的品種一直暴跌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焦煤、焦炭、鐵礦石等跌幅更為厲害。其次,整個石化品種PTA、塑料等近幾天也在暴跌,PVC這個品種前期沒有大幅下跌過,按今年下跌幅度也是明顯小于上述品種,存在大幅補跌的可能,再加上10月22日晚上外盤原油暴跌2.5%,我們更加堅定看空的觀點,而且主觀上判斷第二天會以跌停報收而開始大幅補跌,所以23日上午一開盤,化工類及煤炭類商品果然全部大幅低開低走,其中鐵礦石也接近跌停板,在市場氣氛影響下,我們馬上決策做空開PVC1501合約,并以市價報單,做空PVC?!?/p>
然而,令期貨冠軍意想不到的是,當天市場涌現(xiàn)了明顯的多頭力量,PVC在跌停板停留幾分鐘后開始大幅反彈,使得產(chǎn)品凈值觸發(fā)清盤紅線,最終被迫止損平倉。
劉增鋮稱,行情的變動,觸及了產(chǎn)品的止損位,所以決策平倉,但是由于多頭不肯平倉,導致從止損位到最終平倉位產(chǎn)生明顯滑點,令當天凈值隨行情波動跌幅較大。
從交易流水來看,財通—銀閏1號的遭遇與劉增鋮所述相符,操盤手23日大肆平掉了鐵礦石1501、棉花1501、甲醇1501、雞蛋1501、膠合板1501等多個期貨品種的頭寸,選擇全面做空PVC。隨后在多頭和反彈行情打壓下,在14點58分后又選擇了強平。而平倉行為持續(xù)了3個交易日。
一位長期從事期貨交易的投資者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稱,PVC在國內期貨市場屬于小品種,成交量并不大。“當時應該是想平,但缺少對手盤接盤而平不掉,所以一直到27日才全部平掉?!?/p>
從事后的結果來看,期貨冠軍對行情的誤判,讓投資者承受的損失是巨大的。無論是其直接操盤的產(chǎn)品還是僅“提供投資意見”的產(chǎn)品,幾乎皆如此。
上述遭遇財通基金—銀閏鋮功1號爆倉的投資者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稱,去年2月份投入300萬元,另交了3萬元管理費,最后財通基金返還的款項約為180萬。而另一位投資者連帶管理費投入101萬,最后到手不到61萬元。上述投資者稱,自己能接受虧損的事實,因為投資總歸有風險,但財通基金對此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責任爭議
本案存在的爭議在于造成產(chǎn)品爆倉的實際操盤人到底是誰?財通基金扮演什么角色?
財通基金多年來致力于打造“定增王”的品牌,無論是公募產(chǎn)品還是以專戶為代表的非公募產(chǎn)品均有較快發(fā)展,而它以語音播報形式投放的“定增王財通基金”的廣告甚至出現(xiàn)在了上海地鐵站內。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財通基金也遭遇了一些詬病。這起與銀閏公司合作的專戶產(chǎn)品即是一例。
從產(chǎn)品合同來看,投資經(jīng)理為財通基金公司的甘甜和彭伊雯,而銀閏投資為投資顧問。在張樹學看來,財通基金對于爆倉案存在責任,不可否認的是,財通基金—銀閏鋮功1號產(chǎn)品與鋮功系列爆倉的產(chǎn)品的操作情況基本一致。
而上述投資者也稱,之所以認購產(chǎn)品,也是聽銷售人員說的是期貨私募冠軍操盤,一年收益6倍。清盤后找到財通基金,它的工作人員一致口徑是去找廣州銀閏;都是廣州銀閏在溝通、出面解決的。
相比劉增鋮,財通基金兩位投資經(jīng)理的資歷則簡單許多。據(jù)合同披露,甘甜與彭伊雯擔任過財通基金旗下多個期貨類專戶產(chǎn)品的投資經(jīng)理,前者學歷是南開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2012年加入財通基金;后者2013年加入財通基金,學歷為杜倫大學金融管理學碩士。
此外,張樹學還稱,合同中明確有約定“本計劃主要投資于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xiàn)計劃資產(chǎn)的穩(wěn)健增值”。而實際上,操盤手不計后果的、孤注一擲地押注PVC空頭,最終導致爆倉,這一行為明顯違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xiàn)計劃資產(chǎn)的穩(wěn)健增值的原則。
財通基金方面稱:“如果投資不當造成損失,理應賠償?!钡斖ɑ鸩淮嬖诓划斝袨?。合同中已經(jīng)提示期貨有高風險,無論是買入PVC這類小品種或大品種都不屬于合同禁止的行為范疇;并未違背程序化套利??紤]到PVC和油價聯(lián)動,油價下跌,遂做空PVC,追求高利益的同時伴隨高風險,且自負成本聘請了顧問力避損失;27日全部平倉,且用了技術手段“對鎖”避免進一步擴大損失。
國內一家基金公司專戶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坦言,在發(fā)展期貨專戶的早期,的確與一些私募合作了一些高風險高收益類型產(chǎn)品。在與明星私募的合作中,議價能力相對較弱,所以產(chǎn)品多數(shù)由私募公司操盤。與財通—銀閏鋮功1號同期爆倉的長安銀閏鋮功5號合同中更是明確由劉增鋮所在的廣州銀閏操盤。而財通—銀閏鋮功1號合同中則規(guī)定,不得委托第三人運作資產(chǎn)管理計劃財產(chǎn),銀閏投資則是投資顧問。究竟財通基金是否違規(guī),尚待仲裁結果定奪。
財通基金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