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現(xiàn)緙絲與史實不符 緙絲起于漢興于唐
- 發(fā)布時間:2016-01-06 10:36:53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羋月傳》現(xiàn)緙絲與史實不符 緙絲起于漢興于唐
觀眾欣賞紅緞刺繡披肩領“女龍袍”。
“一寸緙絲一寸金”,熱播劇《羋月傳》中出現(xiàn)了號稱“織中之圣”的緙絲服裝,被服飾史家認為有“穿越”之嫌。昨天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揭 幕的“清朝閨秀服飾展”上,策展人解讀“大家閨秀”絲綢制衣工藝時認為,從傳世實物考證看,緙絲興于唐代,起源可能早在漢代,與羋月所處公元前兩三百年的 戰(zhàn)國時期,至少有300年時差。
緙絲又稱“刻絲”,英文譯為“中國絲綢織錦”,被視為漢族傳統(tǒng)絲綢藝術中的精華,織造細致,挑經(jīng)顯緯,極具欣賞性與裝飾性。宋元以來,常用于帝 后服飾、御容造像、摹緙名人書畫等。蘇州緙絲織造技藝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東華大學教授卞向陽表示,此次辦展是為了追溯海派服飾文明時尚的源頭。展出的約30件華服,大部分屬于首次公開展示。
這些文物級藏品與海派服飾的淵源,來自于旗女袍服和江南襦裙這兩個主要體系:前者帶有更多滿族色彩,常有袍與褂、袍與坎肩兩種組合,其中袍褂組 合較為正式,與坎肩搭配則更為非正式——這一路后來演化為海派旗袍。后者則是漢族女性多用的“襦裙制”,即“上衣下裳”,上衣頗為寬大,可以及膝,下身配 裙以馬面裙為主——這一路此后常常見于民國時期“學生裝”式樣。
“與屏幕上的戲服相比,更希望觀眾能從服飾實物中感受歷史上的衣著文化?!鄙虾4髮W生服飾藝術實踐基地指導教師李曉君舉例,展覽中漢族女子穿用 的“女龍袍”可能就出乎常人想象,而這其實符合當時滿漢服飾制度“男從女不從”政策,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制度執(zhí)行中的妥協(xié)與寬松,以及滿漢服飾文化的融合發(fā) 展。
這次特展將在東華大學校園內持續(xù)至1月17日,周一、周日閉館,免費對市民開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