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失文物歸國路:含依法追索、捐贈回購等途徑(3)
- 發(fā)布時間:2015-07-22 16:03: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波
途徑三:商業(yè)回購
典型案例:收藏家從日本回購唐代漢白玉佛首
據新華網報道,今年5月17日,河北省博物館接受了收藏家郭鵬的捐贈,完成了一尊唐代漢白玉佛首與館藏佛身的合璧。
這尊唐代殘佛像是2006年在南宮縣后底閣村出土的,當時只發(fā)現佛身缺失了佛首。而2013年,中國收藏家郭鵬赴日本考察時在一名日本藏家家中發(fā)現了這尊佛首,經鑒定后他認為佛首與河北省博物館中一座唐代無頭坐佛像的造型材質十分相似。當時他就動了購買的念頭,后來通過香港藝術品商會的幫助,從日本藏家手里購回。
據悉,佛像遭到破壞分離源于唐武宗滅佛運動,佛首何時流失于日本已不可考。這是河北省博物館首次接受館藏文物遺失殘體歸國的捐贈。
\流失文物\歷經百年分離終回故土的中國青銅重器“皿方罍”在湖南長沙首次面向公眾完整展出。中新社發(fā) 鄧霞 攝
典型案例:青銅重器“皿方罍”器蓋合體
以同樣方式回歸并完成合璧的文物,還有青銅重器“皿方罍”。2014年11月14日,國寶“皿方罍”在湖南長沙展出。這是歷經百年分離終回故土的中國青銅重器“皿方罍”首次面向公眾完整展出。
皿方罍全稱“皿天全方罍”,商周時期鑄造,屬酒器中的盛酒器一類,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器身高63.6厘米,器蓋高28.9厘米,是迄今為止發(fā)現體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被譽為“方罍之王”。
皿方罍1919年在湖南桃源出土后不久,就因種種原因身蓋分離。器蓋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器身幾經輾轉,流落海外,直到2014年6月才由湖南省政府部門、相關單位、文博機構和民間收藏人士通力合作,成功洽購回湘,與器蓋完璧“合體”。
《新京報》的報道曾稱,目前國際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購,即個人或者機構參與國際市場上的商業(yè)拍賣,將文物買回來;我國也成立過流失文物的回購基金會。1957年我國花巨款回購了著名畫家韓湟的《五牛圖》。2002年國家啟動了珍貴文物征集轉向資金,并花了2999萬元買回了國寶級文物——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手卷,此后又先后花費2億多元買回了包括戰(zhàn)國虎形佩等在內的多件文物。國內機構和企業(yè)、個人也回購過不少文物:上海圖書館1998年花450萬元從佳士得拍賣行買回了《翁氏藏書》;保利集團也曾斥巨資買回了圓明園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銅像。
以2.8億元港幣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中新社發(fā) 張亨偉 攝
典型案例:挪威歸還7根圓明園石構件 中國商人捐款
《北京日報》消息,2013年,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在KODE博物館意外地發(fā)現流落于此的7根圓明園石柱,后得知博物館急缺捐款,主動提出捐款給該博物館,同時要求歸還7根石柱。
這些石柱原本位于圓明園內長春園西洋樓建筑群,分屬于養(yǎng)雀籠、諧奇趣、海晏堂和方外觀等西洋建筑外側鏤空扶手之間的石構件。在建筑當中并不起到決定性作用,比如承重等,而只是一些裝飾性構件。據推斷,這些雕刻精美的石柱應該是在圓明園被焚毀后,被人用馬車運出圓明園的,但具體年代無從考證,后被挪威騎兵軍官蒙特購買。這些石柱是伯爾根KODE博物館收藏的2500多件中國藝術品的一部分。該博物館的中國藝術藏品正是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間捐獻的。
隨后,黃怒波與該博物館達成協(xié)議。7根圓明園石柱定于當年秋季重回中國,并放在黃怒波的母校北京大學展出,黃怒波將向這家博物館捐資160萬美元。
然而,7根圓明園大理石柱并未順利回歸。《法制晚報》今年1月的報道稱,中坤集團相關負責人稱,圓明園石柱還在挪威,尚未啟程,公司確實非常想促進圓明園石柱回到中國,集團已經向該博物館捐款,但是遺憾的是,目前沒有最新進展。
此外,個人通過拍賣購得文物近年來也成為文物回流的途徑之一。藏家劉益謙就曾以2.8億元港幣,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下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有研究者稱,全世界已知雞缸杯在15只左右,市場上流通的僅3只,其他均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途徑四:跨國訴訟
典型案例:五代武士石刻經一年多跨國訴訟回歸
當然,流失文物回歸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缎戮﹫蟆废?,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五代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就是經歷了一年多驚心動魄的跨國訴訟,才最終回歸。
1994年,一伙盜墓人用炸藥和挖豎井的方法盜開了王處直墓,洗劫了隨葬品,并將鑲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十塊浮雕盜走,其后販賣到中國香港。六年間,這批文物不知輾轉至何方,直到2000年,出現在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
國家文物局與公安部立刻與美國方面聯(lián)系,希望其阻止拍賣活動,并將文物返還中國。收到中國方面提供的證據后,紐約州南區(qū)美國地方法院于2000年3月21日通知克里斯蒂拍賣行停止對這件拍品的拍賣,同時下達了民事沒收令,授權美海關總署紐約中心局沒收武士像。一周后,美國海關官員查扣了這件中國文物。
不過,拍品委托人辯稱此武士浮雕為其祖?zhèn)魑奈?,已擁?0年以上的歷史。對此,河北省出示了包括浮雕與被盜現場遺留痕跡尺寸相同的證據,并出具了考古專家的證明。美國司法部門決定依法起訴這個香港貨主,國家文物局代表中國政府參與訴訟。在大量的證據面前,美國司法部門最終做出裁決,將浮雕武士像無償歸還中國政府。2001年5月26日,王處直墓的彩繪石雕武士像返回中國。
途徑五:直接談判
典型案例:山東博興被盜北朝菩薩立像通過談判回歸
除以上四種途徑外,直接談判也是一種回歸途徑?!缎戮﹫蟆吩袌蟮?,山東博興縣1994年被盜的精美北朝菩薩立像,就是這么回歸的。2000年,國家文物局了解到這尊被盜菩薩像出現在日本美秀博物館的展覽中。
日本當時沒有加入這方面的國際公約,而且美秀博物館提供的證據也表明,當初是善意購得,所以從法律上追回來很難。國家文物局通過各種渠道和美秀博物館展開了談判,而后者也非常希望今后能和中國有更多的文化交流。經過一年左右談判,美秀博物館同意把文物無償地返還給中國。
中方也做了互惠安排,當時美秀博物館迎來建館70周年的活動,中方同意其延展紀念,等活動結束后再給中國。2008年1月,這尊菩薩立像在完成日本7年借展后,終于從日本回歸祖國,并入藏山東省博物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