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夫人廖靜文16日晚逝世 享年92歲(2)
- 發(fā)布時間:2015-06-17 10:00:24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廖靜文:用一生延續(xù)徐悲鴻藝術生命
(本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她與徐悲鴻先生伉儷情深,因徐悲鴻的突然離世,婚姻生活在第七年戛然而止。但她卻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為國家、為民族守護徐悲鴻的遺產,傳播徐悲鴻的思想,弘揚徐悲鴻的精神,延續(xù)徐悲鴻的藝術生命。
她把價值連城的畫作、藏品與個人房產都捐給了國家,她為保護國家財產竭盡所能,她默默資助著八十多個貧困兒童上學讀書,死后也不會有個人遺產,她敢于為正義鼓而呼,她渴盼中國美術健康發(fā)展再現(xiàn)大師云集的時代。
廖靜文,一個偉大的女性,一個堅強的女性,一個令世人景仰的女性。無論是以往中國的特殊歷史時期,還是當今的商品經濟大潮,她的行動就是她最好的語言,將永遠被歷史所銘記。
燈昏已入夜 無計息相思
李樹森:您已九十高齡,獨身生活近六十年,依然對徐悲鴻先生懷著無比深厚的愛,讓我們很感動。能給我們講講您與先生從相識到相戀時的一些故事嗎?
廖靜文:我高中畢業(yè)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去耒陽考大學錯過了時間,當時就剩下一個國立商學院在招生,我就陪一起去的一個同學參加了考試。發(fā)榜后,我考了第一名,但我沒有去上學,因我對學商不感興趣。后來在桂林的文工團應聘成為了一名團員。
一天,我從報紙上看到重慶的中國美術學院在桂林招考圖書管理員,當時我想去重慶工作,這樣就有機會在重慶讀大學了,于是我就去參加考試了??荚嚨臅r候,一位面容嚴肅、頭發(fā)斑白的長者在黑板上寫了一個題目:談個人在過去和今后的追求。這位長者就是徐悲鴻,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
考完試我馬上趕回文工團參加演出。后來我接到通知說筆試通過了,叫我去口試。我當時很年輕,社會經驗很淺,徐悲鴻問我為什么要到重慶去。我不會撒謊,就老老實實地說我到重慶去是想考大學。說完就后悔了,我想人家要的是安心工作的,肯定不要我。結果真沒想到,我被錄取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徐悲鴻是一個公平的人,他認為我在考生里成績最優(yōu)秀,所以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我沒想到這個人后來竟然影響了我一生。
錄取后,我就隨徐悲鴻帶著從巖洞里清理出來的圖書,到中國美術學院工作去了。這個學院當時是個研究院,在那里只有徐悲鴻和張大千兩個人是研究員,其他十幾個都是副研究員,一共不到二十人。我負責管理圖書,實際上就管這十幾個人借書,總共只有一百多本,基本上都是徐悲鴻從巴黎帶回來的畫冊。我的工作很輕松,上班幾乎沒有事可做,于是我就去看徐悲鴻畫畫,經常幫他磨一個小時的墨。
當時我在重慶舉目無親,和其他人很少往來,與徐悲鴻最熟。這樣在美術學院工作了一年多,我才知道徐悲鴻無家可歸。我問他為什么不回家,他告訴我他已經過了八年無家可歸的日子了,他的妻子跟時任國民黨宣傳部部長的張道藩同居,不讓他回家。他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都跟媽媽住在一起。
那年夏天,徐悲鴻帶學院的那些副研究員到成都青城山寫生和畫畫。到成都后,我一心想上大學,就報名考取了金陵女子大學。
那段時期,每次我生病的時候,悲鴻都主動關心我、照顧我,對我體貼入微。重慶那時流行瘧疾,我也得了瘧疾,悲鴻給了我很好的照顧。當時我已十九歲,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徐悲鴻為人老實,待人誠懇,給予我很多關懷,這便使我慢慢地對他產生了感情。悲鴻對我也感情深厚,他感覺我最懂他,是我讓他從畏懼愛情到重新有了渴求愛情與家庭的愿望。
但徐悲鴻不自私,他鼓勵我進大學。我接到錄取通知書第一天去報到時,就是徐悲鴻幫我拎著箱子,背著包卷送我去學校的。
路上,徐悲鴻對我說:“我為你考取金陵女大感到高興?!蔽艺f:“我進了金陵女大要讀四年?!比缓笪覄袼f:“我畢業(yè)你已經五十三歲了,你要盡快找一個好的人,不要等我?!毙毂櫿f:“靜,你好好讀書,如果四年以后你還愛我,我們就結婚,如果四年以后你愛上了別人,你也可以不跟我結婚,我等著你就行啦?!蔽衣犃怂脑捄芨袆?,我覺得他這個人太不自私了,太為別人著想了。
這之后不久,悲鴻在成都舉行畫展,他住在陳離家里,當時陳離是成都的防空司令,我就也住在陳離家里。上大學時一個禮拜只能禮拜六出來一次,禮拜天就要回到學校去。每次回學校去都是徐悲鴻送我,我們一路走一路談話。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也感覺到此時的我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前學習那么安心,那么努力,我在中學是學生會主席,還一直當班長,成績一直非常好??墒堑搅私鹆昱笠院笪揖统3O肽畋?,睡覺的時候我就惦念悲鴻睡了沒有,總之我發(fā)現(xiàn)我對悲鴻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經常非常想念他,讀書也不那么專心了,再后來,慢慢的我就讀不下去了,心里老思念著悲鴻。
終于有一天他送我回金陵女大的時候,我跟他說:“我要讀四年,你現(xiàn)在四十九歲,再等我四年你就五十三歲了,你已經八年無家可歸,再讓你等四年才有家,我覺得你太不幸了,你應該找一個人馬上跟你結婚。”徐悲鴻說:“愛是不能替代的,我現(xiàn)在已經對你有感情了,已經深愛你了,我愿意等你,沒有一個人能夠替代你給我的感情?!?/p>
我當時非常感動,我覺得他是對我真的有愛情。我十一歲母親去世,父親每天上班工作,從來沒有人這么深地關心過我。我跟徐悲鴻說:“我不想讀大學了?!毙毂櫿f:“那不可以,你一定要讀完大學,因為一個無一技之長的人是不能為國家做出什么貢獻的。”
但是我實在讀不下去了,老想念著他,這樣我就向學校請了假,打算跟徐悲鴻回重慶待一段時間,再回去讀書。
我和悲鴻坐飛機從成都回到重慶,等回到重慶以后我就不想再重返學校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看到了一首悲鴻寫的詩:
燈昏已入夜,無計息相思,
魂已隨君去,追隨永勿離。
這是我在成都上金陵女大的時候他寫的,我去上學了,他思念得晚上睡不著,“魂已隨君去”,說自己的魂已跟隨我到學校去了。我思前想后覺得應該犧牲自己,來陪伴徐悲鴻,讓他有一個溫暖的家,也能更好地為國家做貢獻。
所以,我寫信告訴家里和正在讀大學的姐姐,說我不想再讀大學了,我打算跟徐悲鴻結婚。但是我的父親和姐姐都寫信來反對,說不能這樣,你怎么能愛一個比你大二十八歲的人,更不該中途放棄學業(yè)。但我決心已定。當時我姐姐在貴陽師范學院讀書,重慶到貴陽有公路,我和悲鴻說:“我要去貴陽做姐姐的工作,讓姐姐再跟父親做工作,讓我們結婚?!?/p>
到了貴陽,我就把這些情況告訴姐姐,我姐姐知道徐悲鴻是一個很偉大的畫家,因為徐悲鴻在貴陽開過畫展,也知道了他是真心地愛我。所以,她就給父親寫信,請求父親同意我們結婚。經過姐姐的幫忙,父親也就同意了。
那年放寒假,徐悲鴻就從重慶到貴陽來看我,由于路上幾次車壞,后步行40華里,在除夕夜十二點才趕到,弄得滿身泥漿、疲憊不堪。來到貴陽以后,我們就在貴陽的《中央日報》上登了“徐悲鴻廖靜文在筑訂婚,敬告親友”的消息,還請了幾桌的客人。這樣我們就正式訂婚了。
與徐悲鴻結婚不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
李樹森:相愛的人終于可以在一起了,但據(jù)說你們真正結婚并非一帆風順,能講一講曾遇到的困難嗎?剛結婚時生活狀況怎么樣?
廖靜文:悲鴻的那個與別人同居的夫人知道了我們訂婚的消息后,就提出來要辦正式離婚手續(xù),但要求悲鴻給她一百萬生活費,畫一百幅畫,還要悲鴻把收藏的四十幅古畫送給她,另外還要悲鴻每個月給四萬塊生活費。
悲鴻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雖然不在一起了,但還很珍惜過去的感情,不愿意傷害她,所以她提出的這些要求悲鴻就都答應了。
一開始悲鴻畫了五十張畫送去給她,她退回來二十多張,說畫得不好,要他重新畫。悲鴻很生氣,說給你的畫都是我簽了名的,不好的我不會簽名。在老畫老退的情況下,悲鴻也請了很多朋友,讓大家說說公道話。但那些朋友都知道他的老婆與國民黨宣傳部部長同居,不敢得罪,反而幫她說話。甚至有人說那就把你沒賣的畫打開來讓她挑,悲鴻不同意。這事一直拖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她要跟那個宣傳部長回南京去了,急著拿夠一百幅畫和一百萬塊錢。悲鴻托人在昆明賣了很多畫湊足了錢,也給足了她一百幅畫,這樣才請律師到場辦了正式離婚手續(xù),那天是1945年12月31日。
我跟悲鴻是1946年1月14日在重慶結婚的。結婚時,我們住的房子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連一床新被子都沒有。吃飯基本吃食堂,吃的是那種配給的發(fā)了霉的平價米,喝水只能喝泥塘里的水,連到嘉陵江去挑的水都買不起。我們結婚的時候生活是很艱苦的,我并不是為了追求和悲鴻過很好的物質生活才與他結婚的。其實自從我認識徐悲鴻開始,看見他一直過的是艱苦、質樸的生活,甚至生病時多次手頭拮據(jù)得無錢付醫(yī)藥費。
結婚后的1946年,國民黨的很多人都遷到南京去了。當時悲鴻留學德國的同學朱家驊是中央教育部部長,他聘請悲鴻擔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這樣我們就來到了北京,那天是1946年8月30日。
剛到北平我們是租房子住,后來悲鴻的學生在上海替他開了一個畫展,用賣畫的錢在北平買了一個房子。我在重慶結婚后就懷了徐慶平,為什么取名“慶平”呢,是因為在重慶懷的,在北平生的。第二年又生了徐芳芳。
責任和愛情的力量 決定為他做點什么
李樹森:徐悲鴻先生去世得太過突然,痛失愛偶的打擊一定十分巨大,您是怎樣熬過那段最痛苦時期的?
廖靜文:悲鴻是1953年去世的,那年北平藝專已改叫中央美術學院了,悲鴻是院長。1946年結婚到1953年悲鴻去世,也就只有七年。那年慶平才剛剛六歲,芳芳五歲。
悲鴻死得突然,所以他沒有留下遺囑。他參加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坐在主席臺上,從早到晚開會,在會后接待外國代表團的宴會上突發(fā)腦溢血,送到醫(yī)院以后幾天就去世了。
悲鴻家里父母已過世,沒有兄弟姐妹,悲鴻一走,家里只剩我跟兩個孩子。我從醫(yī)院回到家里,中央美院派人來看望我,晚上給我吃安眠藥,好讓我能夠入睡,可是夜里醒來我又哭。六歲的兒子慶平很懂事,他學著大人勸我說:“媽媽,爸爸已經死了,你哭也沒有用?!眲裢晡宜约耗帽蛔用芍^哭了起來。女兒五歲,她還不太懂事,她就問我:“媽媽,人有兩條生命沒有,爸爸死了一回還能活過來嗎?還能有一條生命嗎?”當時境況非常凄慘。
每天我們在家里都是等著悲鴻回來吃飯,突然沒有悲鴻了,我都不知道生活該怎么過。悲鴻在法國時就認識周恩來,周總理對悲鴻最關心,他看我那么痛苦,就勸我:“你是不是到外面去旅行下,暫時忘記悲痛,以后再回來。”我說:“不行,我不能把兩個孩子放在家里沒人照顧?!北櫵懒艘院笱劬€是睜著的,中國人常講最悲慘的是死不瞑目。悲鴻為什么會死不瞑目,我想是因為他放不下兩個幼小的孩子,也放心不下他的美術事業(yè)。從我在悲鴻身邊工作開始,就知道他對國家和人民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復興中國美術為己任。在任何困難面前,他一直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堅持自己的思想和主張,追求自己的遠大理想。他的突然去世,與幾十年來不知疲倦的操勞很有關系。
所以,我想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也應該為悲鴻以及他的美術事業(yè)做點什么。于是我跟周總理說:“沒有了悲鴻,家里就像空了,我也不想到外面去旅行,我想到北京大學去讀書,因為我跟悲鴻結婚的時候我是想進大學的,現(xiàn)在悲鴻死了,我還想回到大學去讀書?!敝芸偫硪埠苜澇?,他親自寫信給北京大學的校長,推薦我到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讀書。我打電話給老家的父親,讓他找了一個保姆給我照看孩子,我就進北大去讀書了。
當時在北大讀書很不容易,上課的時候老想著悲鴻死的事,一邊上課一邊流淚,也掛念兩個小孩,所以上了兩天我感覺還是不行,我要回家跟兒女在一起。當時北大的女同學都勸我不要回去,說你回去還是要痛苦的,你在集體生活里面會忘掉很多。我很感謝她們,是她們把我留下來的。那時禮拜六上完最后一節(jié)課午飯也不吃我就往家里跑,因為一個禮拜沒有看到兒女了,非常想他們,他們也想媽媽。
徐悲鴻遺產全部捐給國家 唯一住宅捐做了紀念館
李樹森:1953年徐悲鴻先生去世后,您將其遺作一千二百幅,及先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書畫一千余幅,還有圖書、圖片、碑拓、美術資料等萬余件全部捐贈給了國家。那年您才三十歲,剛剛而立之年就有如此偉大的心胸,實在難得,您能講講當時的情況嗎?
廖靜文:當時我要去北大讀書,我想悲鴻所有畫作、所有珍貴收藏,還有他那些畫冊資料,交給國家是最好的保存方式。所以我把家里的鑰匙送到文化部去,交給文化部沈雁冰部長,請他們到家里去把悲鴻所有的畫和所有的收藏都清點出來,所有的書也清點出來,都交給國家保存。周總理說:“既然東西都交給國家,那就拿過去造紀念館吧?!碑敃r才剛解放,國家經濟比較困難,沒有錢蓋紀念館,我就把唯一的住宅也捐給國家,做了紀念館。周總理還親筆寫了“悲鴻故居”四個字。
這個故居是個大院子,有二十多間房子。此前,悲鴻考慮到他的年紀比我大很多,若他比我死的早,我也能有個好的房子住,所以用我的名字買了這個大房子。捐的時候我把房契也交給國家了。
創(chuàng)新的教學體系 嚴格的治學精神
李樹森:一代藝術大師徐悲鴻先生具有獨特的藝術思想,他對中國美術以及中國近代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事業(yè)的奠基者。對徐先生的治學精神和貢獻,您怎么看?
廖靜文:我不僅愛徐悲鴻,也是他的崇拜者。我同他一起生活,對他最了解,他擔任北平藝專校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大校區(qū)、擴充教學規(guī)模。原來學校只有中國畫系、西畫系等,悲鴻添加了圖案美術系、實用美術系、陶瓷科、雕塑系等。
悲鴻去找了當時的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李宗仁就把協(xié)和醫(yī)院對面的日本小學學校批給了北平藝專,那個校園很大,還有兩層樓的教室。
但當時那學校里面還住了很多國民黨部隊,部隊不搬走李宗仁也沒辦法。悲鴻就親自去找部隊的司令員,還給他們各級當官的送了好幾十張畫,部隊才搬走了。這樣,北平藝專終于有了一個能容納下更多師生的校園。
他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以后,按他自己的構想建立了教學體系。徐悲鴻的教學體系首先要求重視素描。素描是基本功,他認為學哪一樣都要把基本功學好才能有成就,所以不管你進哪一個系都要先畫兩年素描,素描畫好了才能畫油畫、國畫。
素描不但要求能對著人體畫,還要能默寫出來。很多學生不愿下苦工,但是徐悲鴻堅持推行他的教育方法。有時在提前沒有通知的情況下,把學生都叫到禮堂去,叫他們默寫。他的教學體系就是要求學生真正地掌握寫生技巧,不但默寫人的肖像,還要求學解剖學,默寫馬的解剖,悲鴻說你熟悉了馬的解剖就大體上熟悉了其他動物的解剖。
悲鴻作品的魅力我很欽佩,但是我更尊敬他嚴格的治學精神。悲鴻對教學很認真,一絲不茍,絕不徇私舞弊。他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出真正的美術人才,為國家美術事業(yè)做出最大貢獻。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堅持自己的主張,堅持聘請真正有藝術成就的畫家任教;曾頂著巨大壓力堅決解聘不合格的教授;還勸退過不適合學美術的學生。
他認為每個老師都要對學生負責任。當時有一個畫得不好的學生并不是不用功,悲鴻覺得他在藝術上沒有才華,就勸他轉學。那個學生的父親非常有名,是梁漱溟先生。悲鴻親自給梁漱溟寫信,說你的兒子不適合學美術,希望你讓他轉學學別的,也許那樣他會有成就。我當時還勸悲鴻:“你管那么多干嘛,你寫這個信人家家長看了會難過,人家已經入學了,你就不要再管了。”悲鴻說:“我是對他負責,所以才會給他父親寫信?!睆倪@一點也可以看出悲鴻的品格和治學的精神。
為保護國家財產數(shù)十年費盡周折 無一遺失
死后也不會有個人遺產 現(xiàn)在靠自己工資生活
李樹森:徐悲鴻紀念館坐落在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聽說要翻建新館了。請您談談有關徐悲鴻紀念館的情況吧。
廖靜文: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費了很多周折,在周總理的親自關懷之下,徐悲鴻紀念館里的書畫等東西才得以保存下來。這些都是國家財產,我遇到再大困難也要保護好。
當時國家要修地鐵,老紀念館被拆掉了。后來1972年,我給毛主席、周總理寫信,要求再建徐悲鴻紀念館,以便把這批國家財產保護好。毛主席批給周總理辦,周總理派人通知我,我非常感動。我拿著這個批件去找建委、房管局,當時還是計劃經濟時期,所有的材料都要批了以后國家再調撥,還要國家批地皮,還涉及到拆遷。
當時中國正處于特殊歷史時期,找人辦事很難。那時我六十歲左右,為了拆遷那些房子,我?guī)缀趺刻煲坏缴习鄷r間就站在房管局局長門口,去等局長上班,好求他給我們解決地皮拆遷問題。我這樣吃了飯就去求,整整求了一年時間,才騰給了我們地方。那時候我還跑得動,什么事都是自己跑自己求,這樣跑了十年,才把紀念館蓋了起來。1982年批的,1983年蓋起來開館,就是現(xiàn)在的徐悲鴻紀念館。
以前展室太少,悲鴻的畫只能展出一小部分,他的收藏就更不能展出了?,F(xiàn)在國家經濟發(fā)展得很好,對文化事業(yè)也越來越重視,國家將擴建紀念館,預計今年十月份拆建新館,明年完工。建成后的紀念館將由原來的兩層擴建成四層,將會有二十多個展廳,展室也加寬很多。晚年得知這個消息我真的是喜出望外,我已經90歲了,跑不動了,相信北京市文物局會把這個工作做好。
徐悲鴻的畫與收藏當時我全部捐獻給國家了,到現(xiàn)在一張畫都沒有丟。悲鴻死了以后,房子我也捐給國家做了紀念館,從那以后,我很多年都是租房子住,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我自己的房子。我現(xiàn)在住的房子是我兒子買的,他出了一百萬人民幣,我出了十萬,房產證不是我的名字。我沒有任何產業(yè),等我死了沒有什么遺產,我現(xiàn)在就靠自己的工資生活。
財產都捐給了國家 兒女邊打工邊留學讀書
李樹森:您有一雙兒女,兒子徐慶平現(xiàn)在是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女兒徐芳芳曾以優(yōu)異成績成為斯坦福大學管理學院中國內地學生第一人,都很優(yōu)秀。孩子幼年就失去了父親,您把他們撫養(yǎng)長大、培養(yǎng)成人,一定付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辛勞吧?
廖靜文:徐慶平、徐芳芳,從小我就教育他們,要像爸爸一樣用功讀書,他們在小學就是三好學生,中學也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大學畢業(yè)樣樣都是5分。悲鴻留下的財產我都捐給了國家,兩個孩子后來到外國留學,都是邊打工邊讀書的。
慶平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yè)以后,正趕上美術學院不招生,就投考了外語學院,當時我說你雖然不能去美術學院學畫,但你父親有很多法文書可以看,他就到外語學院學法文,以全優(yōu)畢業(yè)。
慶平畢業(yè)后,趕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來北京招生,要求會法語,他以最優(yōu)秀的成績考取了教科文組織的高級翻譯,到巴黎工作。
到巴黎以后,慶平想進巴黎大學學習,但因為巴黎大學已與他父親在那里學習時迥然不同,不重視寫生了,教師可以幾個禮拜不來看學生畫畫,隨便學生亂畫,不太注重基本功。所以,我跟慶平說進巴黎大學不要再學畫畫,讀外國美術史吧,他聽從了我的建議,并且拿到了博士學位。
因為教科文組織工作強度很大,他每天白天上學,晚上做翻譯工作,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去巴黎時頭發(fā)都是黑的,回來時頭發(fā)白了很多,現(xiàn)在他已六十五歲,頭發(fā)全白了。
他教學很負責任,他在中國人民大學擔任過十年的藝術學院院長,繼而擔任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現(xiàn)在仍然擔任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還親自帶博士生。
在籌備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時候,我的女兒芳芳本來要在美國工作的,她得知正籌備藝術學院,就從美國回來參加籌備工作。我女兒是學音樂的,從小就學鋼琴,她就仿照她爸爸辦北平藝專的方法,開設音樂系,使藝術和繪畫結合起來。現(xiàn)在她還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顧問,每年被邀請回人民大學三次,看音樂系的發(fā)展情況。
美術界比較混亂 “強元”有助于喚回大師云集時代
李樹森:您對中國書畫的發(fā)展前景及方向怎么看?
廖靜文:我覺得悲鴻所處的那個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五四運動以后,要發(fā)展新文化,所以涌現(xiàn)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在繪畫上也涌現(xiàn)了大批有名的畫家。
悲鴻親自培養(yǎng)的優(yōu)秀畫家有吳作人等,悲鴻去世了以后就是吳作人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悲鴻當時聘請的很多教授都成了很有名的畫家,像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等人。他們都是徐悲鴻教育體系倡導下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后來也把徐悲鴻的教學體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去,教學相長。那個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人才,可以說悲鴻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文學藝術最了不起的時代之一。
現(xiàn)在,雖然有一些畫家還是很成功的,但整體來說缺乏老一輩畫家刻苦用功的精神。也許是時代不同了,經濟發(fā)達、人民收入提高是好事,但是年輕人不愿意再吃苦了。
雖然有些學校還堅持運用徐悲鴻的教學體系,但是都不很嚴格,學生也不像以前那么刻苦用功,所以現(xiàn)在要出人才就比較難了。不僅是中國,國外也一樣,這是整個大環(huán)境的問題。很多年輕人只是追求標新立異,像悲鴻他們老一批藝術家那樣忠實于藝術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時間縮短空間,國外的流派也紛紛傳到中國來,現(xiàn)在中國的美術界可以說是比較混亂的。你們提倡“多元”環(huán)境下的“強元”,非常必要,必須這樣做,才能重新把悲鴻那個追求真正藝術的時代呼喚回來,希望你們繼續(xù)努力。也必須要有人發(fā)出這樣的吶喊,只有你們這樣努力的吶喊,才能喚回大師云集的年代,否則沒有希望。但我還是在往好的一面看,因為今天看到了你們,讓我覺得希望很大,也相信中國會再次出現(xiàn)藝術人才輩出的時代,只是需要等待,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還需要你們的努力和付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