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jīng)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香插:香文化的玉雕藝術(shù)

  • 發(fā)布時間:2015-01-28 09:35:38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孫毅

  玩香之風(fēng)盛行已多年,不說香道有多普及,至少,普羅大眾對于沉香,已經(jīng)略知一二,不再像過去那么陌生了。但是真正的玩家,還是少數(shù)。一則沉香的辨別,門檻還是太高;再則,玩香畢竟是奢靡之事,得有閑、有錢,還得有點文化,有閑情雅致。收藏棋楠,古法熏香,玩香席,畢竟小眾。

  倒還是線香,最為普及,一來價格親民,二來使用也很方便。

  香插作為熏燃線香的工具,因此也五花八門應(yīng)運而生。各種材質(zhì)的,各種造型的,其中不乏文雅、有趣、古意的,雖是當(dāng)代工藝品,也大可玩。

  我的三件玉香插,皆來自于楊曦玉雕工作室。我一向認(rèn)為,在當(dāng)代玉雕行業(yè)中,楊曦?zé)o疑是領(lǐng)跑者。他的設(shè)計能力和完成度,令人仰視。除此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第二位在琢玉上有著如此旺盛創(chuàng)作能力的。我收藏的《蛙鳴》和《秋聲》兩件和田白玉香插,顯然是他雕琢大作品之余的興之所至。特別的料,常常能賦予創(chuàng)作者特別的靈感?!锻茗Q》是一塊以青花為主的籽料。所謂青花,就是白玉和墨玉的混雜。白的白,黑的黑,黑白分明,才是好青花。但這塊料不是,大部分是黑白混雜,不黑不白,呈現(xiàn)灰色。可貴的是,此料有一處特別的潔白細膩,純?nèi)粺o雜。楊曦便將它雕成一只青蛙。其余則是荷葉。青花荷葉,襯托著潔白的青蛙,令后者更加瑩潤可愛。荷葉的設(shè)計,非常生動舒展。這樣的作品,對愛玉愛香的人來說,自然一見傾心。

  另一件《秋聲》,則是一塊黃皮黃沁的和田籽料。料欠純凈,多棉,且有僵。楊曦將它雕成一片秋葉,枯了,黃了,葉子的邊緣破裂了、缺損了。但是,它依然是一片美麗的葉子。葉脈飄逸,色澤金黃。它是秋的顏色,深沉的顏色,既可隨身攜帶,又可置之案頭。插上一支線香,有色有香有意境,是美好秋天的具體而微,不僅帶來感官享受,似乎還能凈化心靈。

  兩枚小葫蘆,原是滬上扇骨收藏家芝豆訂制。芝豆兄的主要收藏,是清代浙派金石家所刻的竹扇骨,集腋成裘,蔚為大觀。去年我應(yīng)浸會大學(xué)國際作家工作坊邀請,訪港一個月。在港期間,結(jié)識了收藏家老羅。老羅除了有豐富的高古玉收藏,另有兩百多把清代和民國的竹刻扇骨。芝豆見我在微信朋友圈顯擺,竟立刻飛到香港。其于收藏,可謂癡也!這對和田籽料小葫蘆,玉質(zhì)特別細潤潔白,堪稱羊脂。芝豆原是要作扇墜之用,但拿到東西,覺得太重了一點,就暫時沒要。我去楊曦那里閑聊,見到這一對小東西,突然覺得,把它們做成小香插多好??!當(dāng)即讓楊曦去打洞落款。無論是入畫還是做成工藝品,葫蘆都是既容易又難的一件事。容易是隨便怎么造型,都能讓人一眼識別。但是型要周正、有味,卻是非常之難。這兩個小葫蘆,看上去敦厚,其實精巧,越看越有味。我與楊曦約定,各持其一,不再生產(chǎn),一定會讓見者眼紅,直淌口水。

  誰料想,數(shù)月以后,芝豆兄打電話給我,對我說“暗號照舊”。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呀!原來,楊曦的那只玉葫蘆香插,到了他的手上。“做扇墜太大,改成香插靈得不得了!贊啊贊??!”芝豆兄顯然興奮,語音都有些顫抖。都是戀物癖??!得到了好東西,就高興成這樣!又不是什么宏圖偉業(yè),至于嗎?有點出息好不好!

  其實,我還不是一樣!總是輪換著將這三個和田白玉香插帶在身上,每逢雅集,必取而出之,燃香一支,引來無數(shù)贊美和羨慕,不亦快哉!有時書齋獨處,青燈一束,會將它們細細觀賞,輕輕把玩。手機美拍,自得其樂,殺掉一段黃昏時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