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明洪武青花
- 發(fā)布時間:2016-01-14 09:38:17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猶抱琵琶半遮面:明洪武青花
洪武(1368年~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建國后不久,他在景德鎮(zhèn)珠山設立的御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zhèn)最早的官窯,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fā)現(xiàn)真正帶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但是從南京和江西等地區(qū)出土的大量民窯實物標本來看,洪武朝的青花花瓷制作都帶有元代遺風。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盤、折腰碗為多,大都沿襲元未舊制;青花色澤偏灰,胎體厚重;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了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扁菊花紋使用較多,葫蘆葉的繪畫卻不如元代規(guī)矩。
——典型器——
洪武青花瓷器的傳世品不多,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真正帶有洪武官款的器物,意見比較—致的是—些考古出土物:南京博物院曾于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fā)現(xiàn)的青花云殘盤和其他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制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
青花纏枝菊紋菱口盞托
明洪武 直徑19.4厘米
淺弧壁和寬板沿被模壓成相等的八棱形,內(nèi)外壁和板沿上的紋飾依次為16瓣仰蓮紋、16組成雙回紋、纏枝紋和8組折枝蓮紋,每層紋飾均按模壓的尺寸均勻排列;盞托中央繪折枝牡丹,外圍凸脊以承杯,再外是纏枝菊紋;白釉黏稠,氣泡密集,器底無釉,火石紅顯著。
——價值評估——
近年來在海內(nèi)外的拍賣會上,洪武瓷器屢創(chuàng)佳績,吸引了不少行家的眼光。由于洪武年間的瓷器傳世極少,又多采用“釉里紅”手法,青花瓷很少見,因此洪武青花瓷器的市場升值的空間很大。對于細路官窯來說,一件青花大盤的價值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小盤小碗的價格也都在幾十萬元人民幣左右。但民窯寫意簡筆畫瓷器價格僅幾百元,與細路官窯瓷的價格相差甚遠。現(xiàn)代市場上洪武朝的青花瓷仿品多為青花纏枝蓮紋罐、大盤等,收藏時要小心查看。
——器型——
在造型上多少繼承了元代樞府瓷古樸敦厚的風格,一般為大件器物,有罐、大盤、棱口盤、碗、玉壺春瓶、執(zhí)壺、盞托等。尤其是民窯器,如撇口盤、碗類,中部以下胎體逐漸厚重,有的與元瓷一樣,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跡。官窯器則有所創(chuàng)新,著意于擺脫元瓷厚重的風格,為秀美飄逸的永樂瓷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
——胎釉——
洪武青花瓷的胎體比較厚重,但比元代同類產(chǎn)品薄,呈現(xiàn)白色或者灰白色。因為瓷土淘洗的粗細不同,胎質(zhì)也有粗有細。官窯器因為工藝精細,一般瓷化程度較高,因而胎體致密細白。民窯器則大多數(shù)胎體略含雜質(zhì),呈淺灰白色。釉層肥厚光潤,呈青白色,也有的民窯器因為胎體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玉壺春瓶、執(zhí)壺和大碗的底足多刷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色或青色。其他器物多是砂底,刷上洪武特有的赭紅色漿,可見刷漿痕跡。青花色澤偏于暗灰,不如元青花那么濃翠,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斷了進口青料的來源,而采用含鐵量低、含錳量高的國產(chǎn)青料造成的。
——圖案紋飾——
洪武青花的紋飾多簡練流暢,豪放生動,以各種折枝、纏枝花卉紋為主,菊紋比較多見,多繪成扁橢圓形,非常具有時代特征;折枝或者纏枝蓮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元代的纏枝蓮紋多為葫蘆狀;同時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則明顯縮小,昔日的碩葉紋飾不復再現(xiàn)。圖案的布局漸趨疏朗,開始改變元代裝飾多層次、滿花紋的風格。云龍紋的龍紋形象不如元代兇猛,出現(xiàn)五爪龍,但仍以四爪、三爪多見;云紋呈品字形排列。民窯青花繪畫簡練豪放,創(chuàng)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繪畫題材廣泛,如蕉葉、松、竹、梅、蘭、水藻、卷云、八寶、人物、動物等。官窯器的畫鳳多精細清秀,民窯器的則更加自然寫實。
造型渾厚,氣勢磅礴。胎質(zhì)白中微泛灰,釉面瑩潤,圈足微外敝。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花瓣繁密有致,豪放生動,構(gòu)圖飽滿。
——胎足結(jié)構(gòu)——
洪武朝瓷器底是中心有乳狀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遺風。這種處理方法,是當時處于主流地位的工藝,具有明顯的時代標志。這是也有各種形式、種類繁多的圈足,常見的有圓渦形厚底足、高足、內(nèi)壁斜削外傾斜式圈足等。此外,民窯青花碗,底面無釉,圈足深高,有的挖足過肩,殘留刮削痕及同心圓跳刀痕。和元代器物相同,洪武朝的瓷器一般為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點狀或大片的火石紅。后仿胎足的火石紅斑,是人為點染而成,收藏時如仔細觀察,不難看出破綻。
青花纏枝花卉紋菱口盞托
明洪武 直徑19.6厘米
內(nèi)壁為纏枝蓮與牡丹紋,青花雙圈內(nèi)為纏枝牡丹,盤心為一折枝蓮花枝紋。蓮辮細長而尖,勾線填色,一邊留有空白;牡丹花瓣層次飽滿邊緣為多曲弧線,葉片開叉較多。
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明洪武 高9.8厘米,直徑20.5厘米
洪武官窯青花傳世品不多,多為日常用具。此碗造型渾圓飽滿,氣勢雄偉。胎質(zhì)灰白,釉層肥厚,圈足較大。主題紋飾為纏枝牡丹,布局疏朗,畫法工整有余而變化不多;做為輔助紋飾的回紋,不同于元代的同向組合,而是正反兩個一組,裝飾在碗口沿和底足。
鑒別要點
器型:雖然比較敦厚,但已經(jīng)逐漸擺脫了元瓷厚重粗笨的風格,露出了端莊舒展的風格,現(xiàn)代仿品則顯得僵硬呆板。另外,現(xiàn)代仿品的器型不過小就是過大,和真品相差很大。
胎體:官窯器物胎體堅致細白,民窯胎體斷面呈泥土黃,大多數(shù)都略含雜質(zhì)的淺灰白色?,F(xiàn)代仿品胎色偏白,因用機械工藝淘煉胎土,瓷化程度比真品更高,胎土比真品更堅密。
釉面:釉面多為青白色,有的出現(xiàn)細碎無色的開片紋,釉質(zhì)較厚,玻璃化程度高,色澤清雅,柔和悅目。施釉的圈足底面,有釉底與器身不一致現(xiàn)象?,F(xiàn)代仿品或比真品顏色深、釉面呈灰白色,或比真品顏色淺、釉面偏白。
紋飾:官窯紋飾精細秀麗,層次豐富,主要有折枝牡丹、扁菊等;民窯紋飾簡潔豪放,多描摹自然寫實?,F(xiàn)代仿品紋飾呆板,畫工遠不及真品自然生動。
青花纏枝蓮大罐
明洪武 高48.3厘米
造型渾厚,氣勢磅礴。胎質(zhì)白中微泛灰,釉面瑩潤,圈足微外敝。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花瓣繁密有致,豪放生動,構(gòu)圖飽滿。
民窯常見草書款 洪武瓷至今未發(fā)現(xiàn)帶年款的官窯器,僅在民窯器心發(fā)現(xiàn)草書“?!?、“壽”等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diào)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diào)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zhì)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nèi)绾沃?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