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投資收藏一定要量力而行
- 發(fā)布時間:2016-01-06 10:26:44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田燕
自古以來,沉香就被譽為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首,作為天下第一名香,一直受到歷代文人墨客和皇室貴胄的青睞。“古之熏香沐浴乃至和香,必用沉香”,既有劉克莊所謂“沉水一銖消永晝,蠹書數(shù)葉伴殘更”,更有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薰。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沉水已成燼,博山尚停云。斯須客辭去,趺坐對余芬。”透過古代文人雅士對沉香的描寫和評價,我們也不難體會到具有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國寶級沉香的收藏價值。
近年來,隨著沉香在多場國際拍賣會上屢現(xiàn)天價,精品沉香已經(jīng)引起收藏熱潮。很多收藏者在各種拍賣會上“四處找沉香、拍沉香”。但相關專家建議,對沉香的收藏與投資首先要學會品香,要根據(jù)自己的自身條件量力而行,千萬不能過于盲目。
投資收藏沉香必須要先學會品香
沉香自古以來就有著使人身心舒泰,影響思維活躍的功效,更何況以香事之雅,而求香品、香具之美,又在“文房四寶”之外更增“爐瓶三事”——好爐、美瓶、妙盒,加以紫檀家具、名人書畫,談笑鴻儒,此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高雅之追求以及傳統(tǒng)文化具體的表現(xiàn)。
如今,普通的沉香經(jīng)過名家雕刻或者制作,更能產生不同尋常的效果,像2011年上海拍賣市場上,有一件鄭堯錦雕沉香雕靈芝如意,估價8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322萬元。因此,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沉香,才是收藏的基礎。真正的沉香色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深,油脂線也會越來越多,這些都是研判真?zhèn)蔚闹匾獦藴?,所以當你在購買沉香的時候,首先不應該看它的價格,而是要從其味道入手。
沉香以油脂致密、點燃后香氣濃厚為佳。沉香分為一、二、三等級,除此而外,有一類特殊的品種稱奇楠沉香,是沉香中的極品。多數(shù)沉香不點燃時幾乎沒有香味,但棋楠不用炙烤就能散發(fā)清淳香甜的氣息,點燃后,能讓人從頭到尾聞到5道不同的香味,而且穿透力強,飄蕩在空中久久不會散去。如產自越南慶和、寧順、林同三省交界的芽莊頂級白棋楠,目前國際市場的行情可達每公斤十幾萬美元以上,做成的串珠和雕件,更加珍貴。
據(jù)香至尊沉香創(chuàng)始人孫玉輝介紹,市場上的沉香制品主要有沉香串珠、沉香掛件、沉香擺件、沉香線香等,其中又屬沉香串珠和掛件最受到追捧。對于普通收藏者來說,收藏購買沉香一定要先學會品香,知曉沉香各個產地的味道,特別是不要被一些不良商家所蒙騙了。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最常見的造假方法就是以次充好和以假亂真。中國、印尼、緬甸、越南等地也都產沉香,以海南和越南為商品。有人就混淆產地,用印尼等地的一些新產區(qū)沉香冒充海南沉香和越南沉香和其他稀有產區(qū)的沉香,牟取暴利。
另外,用沉香木冒充沉香,也是近年最常見的坑人把戲。把沒有結香的沉香木放在水中浸泡至木質發(fā)黑,再加入藥渣蒸煮,添加化學香精,便可做出假沉香。由于沉香中的精油被提取后入水便不再下沉,因此也有人通過高壓法壓縮沉香體積來增加密度,使其在水中仍然能夠下沉。關于此類種種沉香市場魚目混珠現(xiàn)象,也要投資收藏者先學會品香,了解真正沉香的味道,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不要把沉香當做投資的工具收藏更要量力而行
據(jù)介紹,沉香收藏熱潮目前集中在中東、日本、美國、中國的珠三角一帶以及一線城市。但是業(yè)內人士建議,收藏與投資沉香需要量力而行。
如果經(jīng)濟實力允許的話,可以投資一些如越南、柬埔寨、文萊等稀有產區(qū)的沉香,相信這類上佳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產量的減少會不斷增值。當然,對于絕大多數(shù)藏者和投資者來講,應該考慮介入那些目前產量比較大,價格不高,但品質不低的沉香制品,如加里曼丹等。然這些品種的產區(qū)目前產量相對大一些,但并不能據(jù)此否認今后存在的升值空間。恰恰相反,隨著收藏界對端硯越來越重視,新入盟的收集者會更加容易接受市場上價格適中的近代品種,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其價格的上揚。
而且,最近幾年,無論是產量大的產區(qū)還是稀有產區(qū),高品質的沉香價格都是在不斷走高;即使是星洲系印尼一些大產區(qū)的沉香沉水級制品,其現(xiàn)價也比5年前上揚了數(shù)倍。從中不難看出,沉香市場價格已開始穩(wěn)步攀升,預示著收藏與投資群體的正在不斷增加。由于沉香今后的市場發(fā)展前景會十分廣闊,因此業(yè)內人士建議有志于收集或投資沉香的朋友,不妨趁早參與,以免今后多花錢而提高收藏與投資沉香的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