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現(xiàn)場體驗:外資行服務細節(jié)完勝中資行
- 發(fā)布時間:2016-04-26 06:10:38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與迎客上門的外資行不同,部分中資行是等客上門,理財經理對客戶也是“不問不理”
“歡迎來到體驗式經濟時代!”美國《哈佛商業(yè)評論》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體驗經濟”這一概念。
如今,客戶體驗已經受到各類機構相當程度的重視,而在銀行領域,客戶體驗還存在較大差異。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以客戶的身份走訪了北京地區(qū)的部分中資行和外資行,發(fā)現(xiàn)在理財服務領域,中資行和外資行存在很大差距,中資行更多的是等客上門,外資行是迎客上門。
外資行靠服務突圍
耐心和細心是《證券日報》記者對外資行理財經理服務的第一印象。
記者走訪了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的幾家營業(yè)網點,與中資行相比,外資銀行一般營業(yè)廳并不大,店堂裝飾得溫馨、舒適、休閑,其貴賓理財室更像咖啡廳,紅色沙發(fā)旁邊的書架上還會放滿了各種時尚雜志。一對一的理財顧問服務,相對私密的理財會客室,在問及相關業(yè)務時,工作人員會細致耐心地進行回答。從了解客戶的基本情況到理財需求,再到最后的產品介紹以及后續(xù)服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得極為認真和周到。
本報記者來到一家外資行網點,咨詢某理財產品,在詳細詢問了記者的基本情況和理財需求后,理財經理為記者推薦了幾款產品,并且特地打印了一份有關理財產品說明的資料,以便記者更好地了解該產品。當記者表示還想了解該產品近幾年的收益率時,理財經理還主動加了記者的微信,并表示之后會給記者發(fā)過來;不久之后記者就收到了該產品收益率的信息。
“我在中資行和外資行都買過理財產品,但是我感覺在外資行享受的是中資行貴賓客戶的待遇,相較而言,他們的服務更勝一籌。”一位正在某外資行網點辦理業(yè)務的客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在另一家外資行的網點,本報記者表示想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經理很熱情地接待了記者,在一對一的理財會客室,首先給記者倒了一杯水,拿出了一張風險評估表,并主動指導記者獨立完成了風險評估。該理財經理還強調,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客戶應該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并定期或不定期采用當面或網上銀行的方式進行持續(xù)評估。
記者走訪的幾家外資行理財經理均表示,外資行所做的理財產品,所面對的客戶群涵蓋國內外,有比較廣的市場和業(yè)務。在客戶的甄選上,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我們一般會在客戶完成風險能力測評后,針對客戶的資金持有量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理財產品的推薦”。
某外資行網點的理財經理在介紹完自己的產品后特意提示稱,“無論您選擇哪家銀行的產品,一定要看清投資標的,看清產品收益的方式,如果是理財經理口頭承諾您的收益,但并未在最后合同中寫,一定要謹慎。”
總體上,客戶一走進銀行網點大門,無論是否有服務需求,外資行的工作人員和大堂經理都會主動走上前來,面帶笑容,熱情接待,詢問客戶能否為其提供什么服務,并主動介紹銀行的產品,讓客戶感到尊貴優(yōu)越、受重視的感覺,把優(yōu)質的服務質量作為吸引客戶的手段。
中資行服務耐性不足
與進攻型招攬客戶的外資行相反,部分中資行是等客上門,理財經理對客戶也是“不問不理”。
雖然中資銀行的硬件明顯改善,但軟件水平卻還有一些差距。一般在中資銀行辦理柜臺業(yè)務時可以看見,大部分的營業(yè)廳雖然面積不小,但已經坐滿了辦理業(yè)務的市民。《證券日報》記者在某中資行排號機前取了一張?zhí)柎a,等了兩個小時才輪到自己。
在一家國有大行網點,大廳里有幾名工作人員在轉悠,《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他們的胸牌上分別寫著:“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大堂經理助理?!睅酌ぷ魅藛T均沒有主動上前接待,當記者咨詢理財產品時,其中僅一個人答復稱,“我們官網上都有,你可以去看看”。
本報記者來到某家股份制銀行的網點,走進大廳發(fā)現(xiàn)咨詢理財產品的地方只有一張桌子,內外劃開了理財經理和投資者。從講述理財需求到最后的產品推薦,前后不超過5分鐘的時間。當記者想要繼續(xù)問下去時,該理財經理的態(tài)度有些不耐煩,只有記者不停追問時才做簡單回應。
《證券日報》記者在一家城商行某網點等候辦理業(yè)務時注意到,由于理財經理的失誤,一位客戶本來5分鐘就可以辦理完的業(yè)務最終延長了一個多小時才完成,客戶與理財經理還發(fā)生了爭執(zhí)。
銀行業(yè)內人士表示,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都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它們各自都存在優(yōu)勢和不足,應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尤其在現(xiàn)今銀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銀行的各項經營目標需要通過提供優(yōu)質服務來實現(xiàn),服務更是從某種方面體現(xiàn)了銀行的軟實力與競爭力;另外,除了必須制定和落實各項制度外,還必須強化監(jiān)督檢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