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OPEC會議將舉行,市場焦點在于OPEC內部是否能就減產達成一致。
國際油價之所以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與產油企業(yè)成本及市場供求關系不大,而是國際石油輸出國壟斷定價的結果。因此石油輸出國可大獲其利,如俄羅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而中美、歐洲等石油需求國則需高額成本。
近幾年來,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除美國之后,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大國之一,對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因此,國各方觀點認為,國際油價暴跌,對中國未必是壞事。
OPEC27日決定保持產量不變,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產油國置該組織貧窮成員國要求減產以遏制油價下跌的呼聲不顧,堅持不減產,即日產原油3000萬桶。截至北京時間11月28日00:29,原油價格已暴挫逾6美元,跌幅達8.22%,創(chuàng)2010年9月以來新低。[詳細]
由于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本周五(11月28日)24時開啟,11月27日召開的OPEC會議也成為影響本輪油價調整的一個關鍵因素。多機構預測,據(jù)目前原油走勢看來,“九連跌”已定局。 [詳細]
11月27日OPEC會議將舉行,市場焦點在于OPEC內部是否能就減產達成一致。OPEC成員國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呼吁其它成員國減產以支撐油價,而科威特表示不太可能減產。而分量最重的成員國沙特,迄今表達的信號較為混亂。而此前,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已下跌超30%。
美頁巖油革命使其從OPEC進口的原油量達1985年來的最低。OPEC無疑成變革中最大“受害者”。美能源署負責人預測,原油價將在2015年中期觸底或跌至50美元/桶。那時,美頁巖油開采項目或將停止。
委內瑞拉外長、前石油部長拉斐爾·拉米雷斯在25日的會談結束后,向媒體表示,盡管各方都同意目前的價格對產油國不利,但減產協(xié)議并未達成。他強調,將在周四的歐佩克成員國會議上推動達成減產決定。
由于擔心短期內失去對石油市場的控制,沙特并不情愿減產,其石油大臣Al-Naimi表示,“沒有國家應該減產,市場自己就能穩(wěn)定下來,為什么沙特需要減產?美國也是大產油國,他們應該減產嗎?”
俄羅斯也在致力于減少產量或出口量。俄方此前表示,如果歐佩克決定減產,俄羅斯將做出同樣的決定,明年開始每天降低大約30萬桶原油產量。而伊朗、阿爾及利亞等國均表示,將在周四的會議上尋求達成共識。
在人們意識到歐佩克的影響力衰減的同時,美國無疑是最大的始作俑者和受益國。如果歐佩克減產,將促進美頁巖油產量的增長,而這也是造成油價大跌的主因?,F(xiàn)在全球石油增產主要來自于非歐佩克國家,是美國。
今年8月,OPEC原油占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比例跌至40%,是1985年5月以來最低點。頁巖繁榮對OPEC各個成員國的影響不同。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非洲國家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而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依然保持相當強勁的態(tài)勢。 [詳細]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fā)展增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另一方面,中東維持高產、美國新增原油產量的不斷增加導致供應充足。由于美國這匹“黑馬”的闖入,原油市場的供應顯得更為充裕,全球石油市場正面臨著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詳細]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到2040年,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原油需求量將持續(xù)萎縮,特別是歐佩克組織成員國以及美國、德國和日本的需求量將減少,而原油供應量充裕,供需失衡的困局造成油價反彈動力不足,近期油價或持續(xù)在低位徘徊。 [詳細]
有專家認為,原油市場走熊,對于中國而言未必是壞事,較低的油價有利于促進當前經濟,特別是在結構調整過程中;更重要的是低油價為中國的二期石油戰(zhàn)略儲備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注油良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固了中國能源安全。 [詳細]
此輪油價暴跌已導致各家能源公司的計劃陷入混亂。而油價低迷的沖擊波也正傳遞到能源行業(yè)以外,打擊產油國的貨幣和國家預算,以及能源企業(yè)的股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