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國鈾礦資源潛力評價:千米深度做“B超”(2)
- 發(fā)布時間:2014-10-20 11:08:4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陳晶
讓342個遠景區(qū)實現“四定”
但要做出潛力評價并沒有那么簡單。
在79歲的原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副總工程師黃世杰記憶中,以往開展的潛力評價不僅參與人數少,只有幾個人,使用的方法也很簡單。
作為項目技術負責單位負責人,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告訴記者,這次資源潛力評價不僅充分利用了50多年來我國鈾礦地質工作積累的資料,而且充分采用了我國地質各行業(yè)的最新成果數據,特別是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數字化技術對海量資料數據進行定量化處理,分析透視我國每塊土地上1000米深度以內的鈾成礦潛力和前景。
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地質礦產研究所副所長蔡煜琦補充說,與以往不同,這次使用的評價方法也盡量做到“量體裁衣”,比如對于1000米深度以內的鈾礦資源評價,使用體積法;充分利用物探、化探、遙感數據,在沒有鉆孔的情況下,使用品位噸位法;此外,對于資料特別缺的地區(qū),還有德爾菲法。
李子穎評價,“充分的依據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鈾礦資源潛力評價的精度和置信度”。
在這次評價中,項目組首次系統(tǒng)劃分了全國鈾成域、成礦省和成礦區(qū)帶;系統(tǒng)建立了鈾礦類型的分類方案,重新劃分了鈾礦床類型。
“這些科研成果為以后鈾礦資源勘查奠定了基礎?!崩钭臃f說,比如項目首次全面建立了75個鈾礦床式和111個預測模型,以后就能按圖索驥,對照模型可以判斷一個地區(qū)的鈾礦資源分布,從而大大提升找礦的效率和準確性。
張金帶認為,通過評價實現了“四定”:定位、定深、定量、定型,劃定的342個遠景區(qū)有名有姓有具體坐標,不光有資源量,具體分布深度、類型也有。
不僅僅是200萬噸這個數字
值得欣喜的還不止于此。
50多年來,核地質積累了大量印刷版圖紙和文字式的勘查成果和資料,這些資料寶貴卻不易查閱和整合。隨著潛力評價工作的開展,將紙質資料數字化,同時建立相關數據庫,將資料串聯(lián)起來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信息技術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精確、快速定量預測。
“過去我們基本做的是定性預測,采用數據源也比較單一,現在可以進行定量多元數據系統(tǒng)預測了。”李子穎說。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一批青年人才快速成長起來。蔡煜琦就是代表。作為綜合專題項目技術負責人,通過5年磨礪,如今他已成為中核集團重點科技專項的副總設計師。
李子穎認為,評價工作所能發(fā)揮的另一個作用也不容忽視,即影響國際鈾市場價格。國際市場鈾價格漲漲跌跌,與我國核能領域相關進展高度契合。200余萬噸鈾礦資源預測量向外界發(fā)出一個信號,中國國內鈾礦資源潛力是比較大的,而且還有40多個有望實現的鈾礦大基地。截止到2011年1月1日,最新的全球鈾礦資源預測總量是1600多萬噸,我國鈾資源潛力應該名列世界前茅。
“我國地質條件特殊,核地質事業(yè)需要循序漸進,隨著工作不斷推進,未來我國鈾礦資源潛力還會繼續(xù)增加?!睆埥饚дf,接下來將開始成礦帶精細化工作,將潛力評價項目繼續(xù)下去,持續(xù)收集動態(tài)數據,為國家行業(yè)規(guī)劃和找礦提供更加豐富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