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兩院院士增選人選初確定 工程院30多位來自國企

  • 發(fā)布時間:2015-08-17 11:18:02  來源:南方新聞網(wǎng)  作者:任嬌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兩院院士”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tǒng)稱。2015年1月1日,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年輕化、取消部門遴選、處級以上干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等規(guī)定是此次增選的亮點。

  在今年6月、7月31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分別公布了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360人。華商報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陜西有12名專家入選。

  >>中國工程院:

  陜西6人候選其中2人曾任高校校長

  近幾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額基本都不超過60名,2009年新增院士48名,2011年新增院士54名,2013年新增院士51名,預計今年的增選名額也不會超過60名。

  在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203位候選人中,陜西6位專家入選,平均年齡60.2歲。分別是:

  姜澄宇,67歲(西北工業(yè)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yè))

  劉池陽,62歲(西北大學,油氣資源與勘探專業(yè))

  王雙明,60歲(陜西省地質(zhì)調(diào)查院,礦產(chǎn)資源和地質(zhì)勘查專業(yè))

  趙銥民,58歲(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修復與正畸學專業(yè))

  李賀軍,57歲(西北工業(yè)大學,復合材料專業(yè))

  康振生,57歲(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yè))

  華商報記者梳理他們的簡歷發(fā)現(xiàn),除在專業(yè)領域是學科帶頭人,其中三人曾擔任過黨政要職。如姜澄宇教授,2001年3月任西北工業(yè)大學校長,2013年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趙銥民教授,曾任第四軍醫(yī)大學代理校長,今年3月卸任。王雙明教授,現(xiàn)任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陜西省地質(zhì)調(diào)查院原院長,曾在2007年、2009年、2011年三次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據(jù)了解,在今年4月20日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的一份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身份認定規(guī)則(試行)》的文件中,中國工程院針對公務員身份、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身份的認定,并未涉及高校、科研機構(gòu)和國企領導。

  >>中國科學院:

  陜西6人入選平均年齡52.8歲

  中科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2015年將最終增選院士不超過65名。

  在中國科學院2015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157位候選人中,陜西6位專家入選,和中國工程院相比,他們更年輕,平均年齡52.8歲,而且有一名女教授候選。

  管曉宏,59歲(西安交通大學,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

  劉禹,52歲(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樹木年輪與全球變化專業(yè))

  張宏福,52歲(西北大學,巖石地球化學專業(yè))

  楊合,52歲(西北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塑性加工)專業(yè))

  郭烈錦,51歲(西安交通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及多相流專業(yè))

  何雅玲(女),51歲(西安交通大學,傳熱傳質(zhì)學專業(yè))

  這六名專家中,管曉宏、楊合、郭烈錦、何雅玲,均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候選院士觀察

  年輕化趨勢明顯 50歲60歲群體是主流

  和此前不同,今年的兩院院士候選名單可以明顯感覺到院士候選人“年輕化”,其中50歲60歲群體是主流。

  >>中科院:

  有海外學歷背景的占比大

  在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的157人中,年紀最小43歲,年紀最大的74歲。和此前不同,今年的名單可以明顯感覺到院士候選人“年輕化”,在157位候選人中,年齡段主體分布在51歲至60歲間,占候選人總數(shù)的59.2%;年齡在50歲及以下候選人數(shù)接近總數(shù)的1/3。

  此外,157名初步候選人中,有94名來自高校,占總數(shù)近60%。有海外學歷背景的入選者占比較大。數(shù)學物理學部23名候選人中,有8人獲得國外大學學位,占比超過1/3;化學部25名候選人中有8名海歸人士,占比達32%。

  其中,有94名來自高校,占總數(shù)近60%,人數(shù)較多的大學有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

  >>中國工程院:

  三十多位來自國企

  在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的203人中,年齡最小的46歲;年紀最大的73歲。

  和中科院候選人年輕化情況相似,中國工程院初步候選人的年齡結(jié)構(gòu)也呈“紡錘形”,在40歲和70歲年齡段人數(shù)均較少,50歲和60歲群體為院士候選主流。86%的候選人年齡在60歲以下,年齡段主體分布在51歲至60歲間,占候選人總數(shù)的74.8%。

  此外,203名初步候選人中,有107名來自高校,占總數(shù)近46.5%。來自國企的候選人也不少,34名來自國家電網(wǎng)、中國石油、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等國企,候選人大多擔任總工程師職務,總?cè)藬?shù)的占16.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