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jīng)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手機掃條形碼未必能保真 消協(xié):勿迷信掃碼軟件

  • 發(fā)布時間:2015-01-09 14:12:0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時習(xí)

  6日,市民肖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最近在香港街某一化妝品專柜購買了一款BB霜,回家使用后臉部出現(xiàn)過敏癥狀,隨即她用手機掃碼軟件掃了一下,未能掃出具體信息。于是肖女士認為此商品為假貨,“這是不是表示掃碼軟件掃不出來的都屬于假貨呢?”

  記者隨后打開了搜狗手機助手看到,搜索二維碼出現(xiàn)軟件數(shù)量達98個,像“我查查”等熱門軟件,下載量更是達到了214萬人次。記者隨即下載了“我查查”、“二維碼掃描”、“肥貓比價”等幾款手機掃碼軟件做實驗,用不同的掃碼軟件掃描某品牌酸奶的條形碼,除一款軟件無商品價格信息外,其余的軟件都有相應(yīng)的價格比對,但是價格卻相差很多,從1.5元到3.9元相差很大,根本不具備任何可比性。

  消費者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品二維碼、條形碼僅是標識商品信息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且沒有防偽功能。一些簡單的沒有加密的二維碼和條形碼可以復(fù)制,如果假冒商品的廠家復(fù)制出了真廠家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那么我們用手機掃出來的仍然是真貨信息。

  章丘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條形碼印在產(chǎn)品表面,只能顯示產(chǎn)品的基本信息,本身并不具備防偽能力,而且條形碼技術(shù)含量很低,容易偽造,市民選購商品時,不要盲目相信掃碼軟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