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用戶信息網上叫賣 大數據時代莫忘信息安全
- 發(fā)布時間:2014-12-23 06:39: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時習
圍繞個人信息的采集、加工、開發(fā)和銷售正悄然變?yōu)橐粭l“數據產業(yè)鏈”,由于信息泄露造成的“精準營銷”和金融詐騙活動,給人們的隱私和財產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我們既不能熟視無睹,也不能因噎廢食
近日,一則“130萬考研用戶信息網上叫賣”的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據報道,上百萬考生的報名信息被人以1.5萬元的價格出售,一些考生因此遭遇各種電話和短信“精準營銷”。盡管中國研究生招生網工作人員表示,已就此向公安機關報案,但該事件暴露出的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在大數據時代,網絡對人們經濟、社會活動的介入越來越深,信息和數據的收集也變得越來越便捷。這一方面使相關行業(yè)能夠利用信息和數據實現更大的價值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也給個人信息的保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用戶的位置信息、行為信息、消費信息、社交信息等等,都變成了可被存儲、分析的數據,如果將這些數據匯總起來,可以準確還原和預測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活動軌跡,如果被濫用勢必加劇個人信息風險。近年來,從網上瘋傳的各種“查開房軟件”,到頻繁發(fā)生的客戶信息被倒賣事件,都表明信息安全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面對的系統性風險。
用戶信息不僅涉及個人隱私,更是一種重要的“數據資產”,特別是互聯網經濟的崛起,使“大數據”帶來的商業(yè)價值日益凸顯。也正因為如此,相關行業(yè)的數據和信息被作為核心資源廣泛爭奪。然而,一方面缺少監(jiān)管,一方面又有利可圖,使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行為獲得了很大的操作空間。近年來,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行業(yè)生態(tài)的混亂、法律法規(guī)的缺失,以及公民自身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欠缺等原因,圍繞個人信息的采集、加工、開發(fā)和銷售正悄然變?yōu)橐粭l“數據產業(yè)鏈”,由于信息泄露造成的“精準營銷”和金融詐騙活動,給人們的隱私和財產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我們也要看到,今天的世界正變得日益數字化,無論是政府對公共政策的制定,還是企業(yè)對市場行情的分析,都離不開信息和數據的采集。觀察互聯網經濟的每一次創(chuàng)新,如百度打造的“大數據引擎”,支付寶生成的“十年賬單”等,處處都讓人們感受到了數據的力量。在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風險面前,我們既不能熟視無睹,也不能因噎廢食。如何讓個人信息的保存、使用和流動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圍,在合法、合理利用數據資源增進社會福祉的同時,筑牢個人信息安全的“防火墻”,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yè)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捍衛(wèi)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安全,亟待建立健全系統化的防護體系。在法律層面,迫切需要制定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專門性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個人信息的保護范圍,并對個人信息的采集、使用、處理予以特別規(guī)定;在行業(yè)層面,要建立互聯網、電信、金融等重點領域的行業(yè)自律機制,完善客戶信息的管理規(guī)范,使客戶信息的采集更加透明,并切實做好保密義務;在技術層面,要加快建立規(guī)范的網絡認證標準體系,加快大數據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的推廣,降低信息泄露的潛在風險。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系統性風險,使大數據真正成為促進信息消費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