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奶源市場競爭愈發(fā)火爆 商家與奶農亟需利益平衡

  • 發(fā)布時間:2014-10-17 19:32:2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yè)文

  長期以來,乳制品都是國內居民日常生活中最為重要的食用商品,同時也是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領域。蒙牛、伊利、雀巢等知名企業(yè)無不是一直在通過自身努力,盡可能多的搶占市場份額。不僅如此,人們對于該行業(yè)的關注度同樣較高,有關乳制品的質量、價格等大大小小的問題每每都能引起多方人士的重視和熱議。

  前不久,有媒體曾報道蒙牛乳業(yè)力求降低收購原奶的成本。消息一出,一時之間便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

  據了解,2014年8月,蒙牛乳業(yè)將在青島、威海等地區(qū)的原奶收購價下調至每公斤3.5元。相比此前4.5元/公斤的價格,降幅達到1元。另外,比較伊利、雀巢等企業(yè)在同期每公斤超過4.2元的收購價,蒙牛給出的價格也不占優(yōu)勢。對此,蒙牛方面人士表示,公司的確在收購原奶的價格上,與萊西的十余個奶農出現(xiàn)了一點分歧,但通過進一步磋商,目前雙方已經就收購價達成了一致,該問題也已經得到了妥善解決。接下來,雙方將繼續(xù)合作。盡管如此,人們還是不免產生疑問,作為業(yè)內頗具影響力的大型乳制品企業(yè),蒙牛為何會在原奶收購價格的吸引力上,遜色于自己的競爭對手;奶農起初又為何不愿接受這1元/公斤的降價幅度呢?

  在行業(yè)專家看來,蒙牛乳業(yè)與奶農之間存有的價格分歧并非某一方的問題,而是因供需矛盾而自然產生。

  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一方面,對企業(yè)而言,他們需要盡可能降低產品成本,提升商品銷售帶來的利潤,以此給予股東更多回報。目前,由于國際奶粉的價格處于下行期,不少海外乳企正嘗試憑借較為可觀的價格將進口原料粉賣到中國市場,并且在國內通過合資的模式構建奶源。這使得中國乳制品企業(yè)在購買原奶時,有了更多選擇,自然也就對國內奶源形成了一定沖擊。另一方面,從奶農的角度來說,辛苦養(yǎng)大這些奶牛,就是為了將原奶賣個好價錢,以求使自己掙得更高的收益。如今,奶牛食用的進口苜蓿草的價格高達3200元/噸,比此前上漲400元,再加上其余飼料和人工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幅,若一頭牛每天的產奶量不足25公斤,奶農不僅賺不到多少利潤,甚至還會面臨折本的風險,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因此,不論商家還是奶農,對原奶收購價存有異議均屬正常現(xiàn)象。想要有效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或許還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時下,企業(yè)與奶農簽訂的收購協(xié)議的期限一般為5年左右,一旦期間市場價格產生較大變化,雙方便難免產生分歧。所以,商家和奶農都應該強化這方面的風險意識,合理確定收購協(xié)議的期限,以求能適時根據市場走勢作出調整。另外,法律部門也應針對原奶收購嘗試研究并出臺更加完善法律條款,明確規(guī)定在企業(yè)與奶農簽訂的收購協(xié)議的有效期內,任何一方均不得違反協(xié)議并單方面調整價格,否則對方可以將之視為違約,并且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自身的權益。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嘗試通過稅收等手段對進口原料粉給予適當?shù)恼{節(jié),從而使國內奶農得到最基本的生存空間;行業(yè)部門則應嘗試對奶牛飼料的市場價格進行適當調控,以求減輕奶農的成本負擔。凡此種種,或能有效地促使國內原奶收購價回歸合理范疇。

  2014年,中國奶源市場的競爭愈發(fā)火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平衡商家與奶農的利益,值得我們予以思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