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妍: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2025年第二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主要围绕2025年1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以及前期媒体记者朋友希望了解的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毕荣,滨海监管分局局长冯怿、财险处处长刘博、普惠金融处副处长王敬刚、大型银行监管处副处长丁昊,以及10家媒体的记者朋友。首先,请毕荣毕局简要介绍2025年1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2025年4月24日09:30:42
毕荣: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一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市场运行平稳,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向好,金融风险持续收敛,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天津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2025年4月24日09:31:50
毕荣:
一、天津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一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4194.30亿元,同比增长5.8%,向好势头持续巩固。其中,金融业增加值655.80亿元,同比增长4.3%,占GDP比重15.6%,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有效发挥了金融业支柱产业作用。截至2025年3月末,天津银行业总资产6.94万亿元,同比增长4.81%;总负债6.61万亿元,同比增长4.81%。辖内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0万亿元,同比增长8.67%;各项贷款余额4.92万亿元,同比增长3.18%。天津保险业总资产2037.62亿元,同比增长26.23%;总负债1907.8亿元,同比增长27.21%;赔付支出102.46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人寿保险给付同比增长10.72%。2025年4月24日09:33:00
毕荣:
二、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天津银行业在保持总量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信贷投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精准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服务“制造业立市”。3月末,我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980亿元,较年初增加168亿元,同比增长4.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02.7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的60.3%,为我市制造业立市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二是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天津银行业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3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15.23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12个百分点。银行业助力我市培育战略科技力量,3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589.57亿元,较年初增加32.99亿元,同比增长35.9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431.67亿元,较年初增加30.68亿元,同比增长33.48%。三是持续减费让利。天津银行业通过调降贷款利率、减免各类服务收费等措施,让市场主体广泛享受金融支持政策红利,切实降低经营成本。一季度,我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13%,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2.84%,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四是服务“贷”动消费。天津银行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要求,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将扩内需、促消费落在实处。3月末,天津银行业个人贷款中的汽车贷款925.11亿元,同比增长14.24%。2025年4月24日09:37:00
毕荣:
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天津银行业在有效防控增量风险基础上,稳步化解存量风险,辖内金融风险持续呈收敛态势。3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83.67亿元,同比减少24.84亿元,不良贷款率1.19%,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四、风险抵补能力充足。3月末,天津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金额1340.36亿元,较年初增加17.08亿元,拨备覆盖率230%,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银行流动性比例71.03%,同比提升8.18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268.16%,同比提升73.5个百分点。保险公司提取责任准备金3905.38亿元,同比增加410.73亿元,较年初增加152.64亿元。2025年4月24日09:39:00
董妍:
谢谢毕局,下面我们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首先,请天津日报记者提问。2025年4月24日09:40:00
天津日报:
您好,我是天津日报记者。请问贵局在做好养老金融工作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2025年4月24日09:40:20
毕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目前,我市常住人口1364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340万,占比近四分之一,天津已经成为一个中度老龄化城市。近年来,天津金融监管局围绕广大老年群众养老金积累、便利获取金融服务等需求,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满足多元化养老财务规划和资金积累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辖内参与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共23家,服务网点1900余家,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99.6万个,资金账户余额15.7亿元。辖内银行机构提供养老型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2689个,账户余额12.6亿元。同时,鼓励保险公司发挥要发挥补充养老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业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辖内商业人身保险中养老金保费规模11.72亿元,同比增加8.84%;其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规模1.18亿元,为老年人提供了多层次养老保障。二是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服务水平。坚持以网点适老化改造为抓手,指导银行机构聚焦硬件升级、服务优化、场景创新,将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纳入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全面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全市各银行网点均已完成适老化改造。例如,天津银行全部网点进行适老硬件迭代,新增移动填单台、振动叫号器、多度数老花镜等5400余件设施,智能超柜增设“关怀模式”,通过字体放大及语音提示,让操作更加直观、简便。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在每家支行选择1家老年客户聚集区域网点打造为适老化特色网点,合理调整网点布局,设置无障碍坡道,安装安全抓杆、求助按钮、报警装置等安全应急设施。2025年4月24日09:43:00
毕荣:
三是积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一方面,鼓励辖内银行机构开发适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为养老产业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督促在津大型银行落实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通过降低利率、延长周期、简化担保等方式,解决普惠养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养老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社区和农村。另一方面,深化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发挥“保养结合”服务优势,在我市设立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大家人寿在我市运营或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分别是国寿嘉园·天津乐境养老社区、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以及泰康津园养老社区(在建)。我市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养老”服务形式提供社区床位1000余个。四是积极支持天津长护险试点。聚焦老龄化保障服务,强化监管规范引领,会同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完善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委托经办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保险公司作为委托经办服务重要力量,指导有关保险公司配合市医保局、市医保中心组建长护险市级服务中心、区级服务中心体系,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和基金使用效能,重度失能人员负担得到减轻。2024年,失能评定机构完成评估2.35万人次。目前,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参保人共2.35万人,2024年累计审核支付基金3.7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审核支付9362余万元。2025年4月24日09:46:00
董妍:
下面,请继续提问。请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提问。2025年4月24日09:47:00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请问十年来天津金融监管局在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监管如何引领金融机构更好的支持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2025年4月24日09:48:00
冯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十年来,我们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创新准入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金融业务完善服务体系和创新监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2025年4月24日09:49:00
冯怿:
在创新准入方式方面,通过由审批制改为报告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要求,简化行政许可方式,将天津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由审批制改为报告制,并将实施报告制的范围由自贸区扩大到滨海新区及东丽区全域,实施以来通过削减审批事项、下放管理权限,累计完成备案事项719件,大幅提升市场准入质效。2025年4月24日09:50:00
冯怿:
在创新金融业务方面,通过不断拓展新机构和新业务品类,持续完善服务体系。一是推动区内银行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十年间,天津金融监管局共在自贸区内批准设立6家金融租赁公司法人机构。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银行保险机构共计167家,涵盖民营银行、农村中小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银行业机构101家;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等保险机构66家。从层级上看,法人机构34家,占比达20.36%。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天津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31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80亿元,较自贸区成立之初分别增长1.3和0.8倍,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推动金融租赁业务创新勇立潮头。国家给予天津自贸试验区专属政策“设立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推进租赁资产登记、公示、流转等试点”。在天津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中已有五家获批在境内相关区域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资质,辖内金租公司及其专业子公司设立项目公司共1338家。截至一季度末,辖内金租公司资产总额近9000亿元,租赁资产余额达7600亿元以上,均较自贸区成立之初翻番。2025年4月24日09:53:00
冯怿:
在创新监管制度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应用新监管工具,持续强化风险管理。一是持续完善创新业务联动监管机制。加强与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自贸区管委会、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监管联动,结合工作职责做好创新案例合规性审核、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年度审慎合格分析等工作。二是有效提升非现场监管的数智化水平。研发了睿威风险监测系统天津自贸试验区模块,依托企业逐笔交易流水的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天津自贸试验区及各片区经济运行、注册企业信用风险、主导产业资金图谱和国际收支的全景监测,有效完善了自贸区的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我局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和《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要求,加强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坚定开展自贸区战略提升行动。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支持境外金融机构落户自贸区,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引导金租公司拓宽金融租赁标的物种类。鼓励自贸试验区内银行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创新业务。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推动进一步接轨国际规则,在优化银行保险类金融服务市场准入、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先行先试,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制度型开放、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2025年4月24日09:56:00
董妍:
下面,请继续提问。请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2025年4月24日09:57:00
中国改革报:
自民营企业座谈会后,金融业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力度。请问贵局在引导天津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民营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2025年4月24日09:58:00
王敬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天津金融监管局坚持将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课题任务,紧盯民营企业轻资产、融资难、融资不解渴等难点堵点,用好用足《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重点从“一增一减”两个维度下功夫,引领推动在津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助力天津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2025年4月24日10:00:00
王敬刚:
一增,即增加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和金融支持。一是增加信贷支持。推动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津落地落实,助力出台天津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落实好尽职免责政策和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保障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截至2025年1季度末,在津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加137.1亿元,同比增长1.34%。同时,积极指导在津试点银行用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主动对接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4月18日,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成功落地我市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并购贷款额度1600万元,首单投放400万元,贷款占并购金额的比例达80%。二是增加保险保障。充分发挥信用保险逆周期调节作用,帮助民营企业应对复杂多变、风险加剧的外贸环境。2025年1季度,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企业3032家,承保出口额30.61亿美元,为民营企业批复信用限额15.71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积极发挥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作用,支持“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工程、中国装备”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为天津欧柏威承建马来西亚危废处理厂项目提供买方信贷保险,带动项目融资1.49亿元。三是增加融资租赁支持。辖内金租公司立足“融资+融物”特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活力。2025年一季度,辖内金租公司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240.53亿元。截至一季度末,融资余额达1670.45亿元,同比增加77.82亿元。民生金租创新性地打造了“产业链-资金链-风控链”三链融合的服务模式,助力天津本地高端装备制造民营企业金达重工快速拓展市场,为其量身定制工程机械自营新机业务,弥补了金达重工中小设备厂商在配套金融服务方面的短板。2025年1季度,民生金租为金达重工提供10笔、共计1355万元融资支持。2025年4月24日10:02:00
王敬刚:
一减,即减少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中间环节和综合融资成本。一是打破信息壁垒。“津惠通”金融产品自选小程序系统归集了全辖40余家银行的347款信贷支持产品和10余家保险公司的145款保险保障产品,支持企业按照自身条件和个性化需求自主查询筛选产品,起到去贷款中介作用。二是用好协调机制。推动国家层面房地产、小微两个协调机制在津落地见效。截至2025年1季度末,辖内涉及民营及混合所有制房企“白名单”项目96个,实际放款金额283.87亿元,有效支持民营企业房地产项目建设交付。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天津市累计走访企业超30万户,纳入“推荐清单”企业2.8万户,在津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授信608.49亿元、累计放款506.43亿元。三是搭建对接平台。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建立天津市专项工作机制,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推动在津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动力和活力。截至2025年1季度末,已向在津银行推送两批次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引导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银行加强风险防控,持续跟踪监测项目支持情况。四是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5年1季度末,新发放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1.25个和1.18个百分点,民营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5年4月24日10:04:00
王敬刚:
下一步,天津金融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区域特色金融为抓手,围绕天津“十项行动”“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以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持续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有效性,下大力气引导督促银行业保险业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实、做深、做精、做优,全方位、多层次支持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4日10:05:00
董妍:
下面,请继续提问。请今晚报记者提问。2025年4月24日10:05:42
今晚报:
您好,想了解一下AIC试点扩大后天津辖内的进展情况。2025年4月24日10:06:00
丁昊: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天津是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继上海后全国第二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开展以来,天津金融监管局主动作为,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逐家银行走访、逐只基金推进、逐项进展跟进,及时了解试点工作堵点难点,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及相关行政区等各方紧密配合、高效推进相关流程,加快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在津落地见效。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投资、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等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及在津大型商业银行分行,与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部分行政区和功能区分别签署规模各60亿的股权投资战略合作协议,意向合作规模总计达到300亿。2025年4月24日10:08:00
丁昊:
继滨海产业基金、滨海国投及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的天津市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于2024年末完成工商注册后,今年一季度,天津中瀛海河优达扶摇壹号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天津滨海交融新兴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建源海河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天津海河交融永钛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天津工融津投海河股权投资基金、天津海河高新千帆企航玖号股权投资基金等6只基金陆续完成注册。目前,全国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实现在津设立、注册AIC基金。已注册的7只基金首期计划募集资金共计56亿元,投资方向集中于信息技术、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2025年4月24日10:09:00
丁昊:
4月8日,天津建源海河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出具的备案函,是我市首只进入投资运营期的AIC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为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桂发祥麻花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在河西区天开园片区,首期募集资金规模10亿元,投资方向聚焦于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产业。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总结“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经验,引导各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结合天津实际,以天开园建设、海河产业基金等为依托,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加强项目储备,探索投贷联动,促进银行保险资金加速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2025年4月24日10:10:00
董妍:
下面,请继续提问。请搜狐记者提问。2025年4月24日10:11:00
搜狐:
前期我了解到,为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金融监管总局等部委指导搭建了“车险好投保”平台,请问平台目前运行如何?2025年4月24日10:12:00
刘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一季度,天津辖内财险公司为超过15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险保障,实现保费7亿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车险也面临着少数消费者投保不畅、维修成本较高、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为缓解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题,1月25日,“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运行。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均可以选择该平台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有效实现了“愿保尽保”。目前,已有20余家财险公司接入“车险好投保”平台提供服务。天津地区通过平台承保的新能源车险签单件数达到10828件,签单保费达到2180万元,通过平台线上投保占比3%。2025年4月24日10:14:00
刘博:
借此机会,也向大家介绍一下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投保的方式。投保人、被保险人、车主均为自然人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车险好投保”微信服务号、支付宝生活号自助投保,在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后,跳转至所选择保险公司的投保页面完成投保操作。投保人、被保险人、车主其中一方为法人的消费者,投保方式稍有不同,可访问上海保交所“车险好投保”平台官网,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相关保险公司会主动联系消费者提供线下承保服务。消费者投保完成后,由出单的保险公司提供服务。保险公司配备了7*24小时客服电话,为消费者解答平台投保时遇到的问题,确保消费者投保流程顺畅便捷。2025年4月24日10:16:00
刘博: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一是加快推进天津新能源汽车维修理赔标准制定试点工作。针对前面提到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较高问题,我局已联合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以天津地区为试点,启动新能源汽车维修理赔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提升理赔和维修的标准化程度,抑制行业垄断,降低赔付水平。二是推动新能源事故车维修白名单运营机制建设,并研究加强新能源汽车配件多渠道供给的方式,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三是优化新能源车险产品供给,探索“基本+变动”车险组合产品及“车电分离”模式车险产品。完善新能源车险市场化定价机制,稳妥放宽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让风险与产品、定价更匹配,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保险保障。2025年4月24日10:17:00
董妍:
时间关系,今天的媒体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情况,也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感谢一直以来对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我局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25年4月24日10:18:00